理想失速,增程变局:大电池小油箱重塑市场游戏规则

#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理想失速,增程变局:大电池小油箱重塑市场游戏规则

曾几何时。理想汽车是造车新势力中的优等生。2023年。营收破千亿。净利润超百亿。风光无限。但转眼间。2025年6月交付量同比暴跌24%。毛利率持续下滑。甚至成为业内唯一公开调降年度目标的车企。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场以 “大电池小油箱” 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正在悄然重塑增程式电动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失速的理想:从领跑到跟跑

理想汽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25年上半年。其交付量同比增速骤降至7.8%。6月单月销量更是不足3.63万辆。与去年同期的辉煌相去甚远。更令人担忧的是。高端车型L9的销量已被问界M9反超。即便加上L8。销量仍低于M9。

曾经凭借“冰箱彩电大沙发”精准切入家庭用户需求的理想。如今产品优势正被快速追赶。问界、极氪、岚图等竞争对手来势汹汹。理想L系列“套娃”策略的反噬效应开始显现。当L6上市后。L7和L8的订单突然消失——消费者发现。除了尺寸差异。这些车型实在太相似了。

理想失速,增程变局:大电池小油箱重塑市场游戏规则-有驾

“增收不增利” 成为理想的现实困境。2024年。理想营收突破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31.9%。毛利率从2023年的22.2%下跌至20.5%。与赛力斯毛利率持续上升形成鲜明对比。

技术变局:大电池小油箱的崛起

就在理想陷入困境的同时。增程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默革命。“大电池小油箱” 成为新的技术路线。彻底改变了增程车的产品逻辑和市场定位。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重点城市增程式电动车在纯电模式下的行驶里程占比已超过60%。赛力斯副总裁康波透露。问界用户日均纯电驾驶时长占比高达90%。这意味着。增程车在日常使用中几乎被当作纯电动车。

这一转变的底层逻辑是电池技术的突破和成本的下降。磷酸铁锂电池价格已降至0.3元/Wh。使得搭载40-52kWh的大电池组成为可能。新一代增程车型纯电续航普遍突破300公里。小鹏X9增程版甚至达到450公里。综合续航突破1500公里。

理想失速,增程变局:大电池小油箱重塑市场游戏规则-有驾

用户行为变迁:从“里程焦虑”到“纯电优先”

消费者用脚投票。明确表达了他们对纯电体验的偏好。零跑增程车主有84% 的行驶里程完全依赖电力驱动。智己官方数据显示。92%的用户每周城市通勤里程为333公里。而450公里的纯电续航足以覆盖这一需求。

用户画像也在悄然变化。早期增程车主多为充电不便的三四线城市用户。如今。近六成增程车主来自一二线城市。且拥有固定车位和家充桩。他们选择增程车不是因为没有充电条件。而是将其视为“纯电车型的保险方案”。

这种需求变化让“大电池小油箱”设计找到了市场支点。消费者想要的是日常通勤的纯电经济性。加上长途出行的燃油灵活性。两者缺一不可。

出海加速:中国增程车的全球机遇

理想失速,增程变局:大电池小油箱重塑市场游戏规则-有驾

“大电池小油箱”技术路线不仅在国内市场发酵。更成为中国车企出海的秘密武器。2025年前7个月。中国出口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含增程)47.5万辆。同比增长210%。增速远超纯电动车。

欧洲市场成为增程车的重要突破口。2025年8月。欧洲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增幅高达56%。其中中国品牌插混车销量同比激增1271%。这一爆发式增长背后。是欧洲充电基础设施不均衡的现实。以及消费者对纯电动车仍存顾虑的心态。

欧盟对中国纯电动车加征高关税的同时。混合动力车型仍享受免税待遇。这一政策差异为国产增程车出海提供了难得的时间窗口。

理想的应对:转型中的阵痛

面对市场变局。理想正积极调整战略。但转型之路充满挑战。2024年理想MEGA的失利。让理想首款纯电动车出师不利。李想公开承认了错误。“理想MEGA节奏的混乱。是我们对于纯电战略节奏的误判”。

理想正在加速纯电布局。家庭六座纯电SUV理想i8将于2025年7月上市。家庭五座纯电SUV理想i6将于9月上市。但业内专家指出。i6将成为理想的关键牌。若i6能达到L6的销量水平。理想年销80万辆甚至100万辆的目标有望实现;反之。理想将陷入“瘸腿”困境。

理想失速,增程变局:大电池小油箱重塑市场游戏规则-有驾

同时。理想内部正在进行深度调整。撤销运行不足半年的“五大战区”。重新回归省区直接管理。组织架构的频繁变动。反映出理想在寻找最佳市场策略上的探索。

未来之路:增程与纯电的共生

增程车会走向何方?当充电网络日益完善。当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增程技术是否会完成其历史使命?

短期来看。增程与纯电将并行发展。新能源动力技术是一项长期课题。未来的主流可能是固态电池。也可能是氢能源。但当下。增程式混动车型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品类。

长期而言。“大电池小油箱” 本质上是基础设施不足时期的过渡方案。随着充电五分钟续航八百里的固态电池来临。当高速公路服务区布满换电站。增程车可能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但今天。它用精准的产品定义。满足了消费者既想要纯电体验。又不想有里程焦虑的双重需求。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技术演进过程中的必然阶段。

对于理想汽车而言。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拾“超级产品经理”本色。突破“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现有模式。打造出真正差异化的产品体验。将决定其能否重返增长轨道。

汽车产业的竞争从来不是单一路线的较量。而是用户需求。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的动态平衡。在这场变革中。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的创新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