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问读者朋友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60%的时候,10万元市场还是带发动机的车销量比纯电车更多?
有人会说,这个价位的消费者是传统、是守旧的,一定要买一台带发动机车的才没有续航焦虑。
但我却觉得续航焦虑更多是消费惯性造成的,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之前10万元纯电轿车始终有两个指标没有达标——第一个是续航,第二个是电池可靠性。
比如现在10万元纯电车的续航短,一般就是标称四五百公里,打个折就只剩三四百公里。而另一个原因是纯电车的可靠性在消费者心目中不如10万元的油车,可能消费者花10万买一辆车,电池如果开了五六年出问题可能要花十几万元换电池,消费者就觉得不如买辆油车一般开个十年无大修。
所以,10万元纯电轿车要想卖得好,我觉得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配上60度以上大电池,让续航能够超过600公里;
第二、电池质保能够兜底,在汽车使用生命周期中不会出问题。
那么现在有没有恰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的纯电车呢?这次试驾的AION RT焕新款就是准备从这两个维度去解决消费者的困扰,它就是一款搭载了68.1度电大电池、能够实现650公里续航的纯电家轿,而且这次也是全系搭载宁德时代最新的神行电池,给出了80万公里衰减保护、终身质保的承诺。
所以,AION RT焕新款这次希望能够成为“10万级长续航纯电家轿”的最优选择。那么新款车型还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也提前进行了能耗测试和试驾体验。
01
静态体验:配置/空间都有点“超纲”
这其实是我第一次试驾AION RT,所以还是想简单聊聊我对这款车的一个印象。
AION RT焕新款的车身尺寸并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4865×1875×1520毫米,轴距2775毫米,算是目前标准的A级家轿,基本上对标秦L EV、小鹏MONA M03这些主流纯电家用车。
当初埃安说AION RT是“大眼帕美”造型,其实真的还是有点像,包括拥有一个流畅简洁、溜背动感的造型。但这款车在设计上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采用了低风阻理念,风阻系数仅为0.208Cd,甚至优于Model 3。并且低风阻不仅仅是造型修饰,而是与能耗表现直接挂钩,也为650公里的长续航打下了基础。
很意外的是,AION RT焕新款竟然配备了235/45 R18的轮胎,这个胎宽应该是同级最宽,好处是驾控更稳定,不过这对能耗有没有影响,我们最后来看。此外新车竟然还有电动尾门这样的配置,这个在10万元价位也是有点超纲了。
内饰方面,AION RT也是标准的电动车内饰风格,中间是14.6英寸的大屏、使用怀挡设计,有50W无线充电面板、杯架这些。并且内饰上半部分都是软包材质,配合缝线和镀铬饰件,舒适家用氛围依然到位,在同价位很难得。另外这次焕新款也调整了一些材质用料,比如给雨刷拨杆、多功能方向盘上的滚轮增加巴黎钉的花纹,质感有所提升。
有两个细节值得一提:一个是AION RT焕新款在扶手箱末端设计了两个双60W的Tpye-C快充口,应该是这个级别首次搭载,使用体验没话说,摄像同事拍到没电了可以快速给设备充电。另一个是配备了200mm*80mm的大面积化妆镜,还带了柔光灯,对于女车主来说就很方便了。
空间方面的表现也让人意外,前排调整到位之后头部距离天幕还有两拳左右,而且这次还全系标配了前排座椅通风和加热,对于广州地区来说真的是刚需了。
埃安说AION RT焕新款也拥有同级最大后排,能够实现940mm的头部空间和超943mm的腿部空间,实际体验下来基本后排腿部空间有两拳三指左右,而且前排座椅下方也有点空隙,可以塞脚;头部空间上面内衬板挖了一个内凹的空间,大概四指左右。
还值得一提的是,AION RT焕新款的后排座椅坐高达到了320mm,要知道Model 3这样的车也就是308mm左右,所以AION RT后排一点都不小板凳。这也是AION RT焕新款为什么头部空间没有那么大优势、但坐姿舒适性更好的原因。
此外,AION RT是前后双天窗的设计,中间的横梁可以实现更好的安全性,但后排天幕没有在乘客头顶。另外则是配备了双电动遮阳帘,舒适防晒。
02
全系标配的神行电池:80万公里质保兜底
聊完静态,我们来聊聊电池。
可能很多人觉得,AION RT能够实现650公里的续航,好像友商也可以。但这次AION RT焕新最大的卖点之一,是同级唯一全系标配宁德时代全新神行长寿命电池,而不像友商的产品只有中高配才有。而且这次AION RT焕新版也没有电池混装的方案。
不仅标配宁德时代电池,更关键的是,AION RT焕新款为车主提供了“电池终身质保”和“80万公里衰减保护”承诺,还在行业首次为用户提供直联服务。所谓直联服务就是说宁德时代负责神行系列整包电池自身质量问题的维修和更换、宁德时代提供有偿备件和有偿售后维修。
这次埃安在介绍宁德时代神行电池的时候,主要强调了80万公里的长寿命,背后的配方技术包括低锂耗阳极、仿生自修复电解液、极片微结构设计、钝化阴极等等,同时每个电芯都有独立的隔热和冷却机构,能有效防止热失控蔓延。
80万公里的质保兜底,相比于国标的“8年15万公里”翻了好几倍,而且快充安全测试是采用了500次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相当于完全以快充使用32万公里也可以确保安全性,比国标的300次高出60%以上。
“虽然用户可能跑不到这么长的里程,但电池寿命超长、衰减极低,高频使用3-5年几乎无衰减,终生不用换。”埃安方面解释说。
对于家庭消费者来说,花10万元买电车可能并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一旦遇到电池出问题,要花个十几万换电池那就头疼了。这次埃安和宁德时代给AION RT焕新款做了电池质保的兜底,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不管怎么开、怎么快充、就算开到换车,电池性能始终在线。
当然,这些卖点用户可能一时半会感知不到,那我们还是把车开起来,看看AION RT的真实续航能力怎么样。
03
驾驶体验:平顺、稳定、低能耗
这次我们试驾的是AION RT焕新款的650公里版本,也就是搭载了68.1度电的版本。第一次开AION RT还是有点意外,感觉这辆车的驾驶质感在10万元级别肯定是第一梯队,广汽造车还是有很高底线的,只是可能之前肉埋得太深、用户没有看到。
动力部分,AION RT焕新款搭载的也是165kW电机,虽然是400V平台,但采用了碳化硅电控模块。而这套系统是AION RT能够保持低能耗的关键,埃安方面表示碳化硅芯片成本是普通IGBT的三倍,但效率更高。要知道,400V用碳化硅的车并不多,特斯拉Model 3、Model Y在用,smart的有些车在用,但其他基本上都是800V高压平台在用了。
在实际驾驶中,165kW的电机输出在舒适模式下其实也完全够用,尽管不追求爆发输出,但油门开度超过50%之后的加速感还是足够强劲,而不是那种始终软绵绵的动力输出。同时,在舒适模式下动力输出也保持了足够平顺丝滑的感觉,而且油门踏板阻尼感也比较重,可以更好控制车辆平稳加速,不会有窜动感。
如果切换到运动模式,动力输出还有点性能小钢炮的味道,最初5%输出不会太强烈,不是那种轻踩就有,而是需要多踩一点,整个加速曲线就会来得更陡峭。但也不是那种很犀利的加速感,这也很符合AION RT家用舒适的定位。
当然,如果希望在高速上跑远一些,那么节能模式打开,动力会变得更温和,而且空调也会触发节能模式。
AION RT行驶的质感、稳定感也让我有点意外,完全没有同价位车的廉价感。
AION RT底盘配置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挂,不过衬套选择应该比较好,在接触点那一下没有生硬的橡胶块感觉,而且整个底盘在保持舒适基调的前提下呈现出一种很欧洲车的韧劲。当车辆碾过路面减速带和路面接缝的时候,回弹还是很沉闷,能够很好地处理冲击波峰,而后轴的跳动也不感觉松弛,能够很好控制车辆起伏。不过后轴在高速行驶的时候会有一些“滚动感”——就是觉得车辆有一点“将跳未跳”的感觉。
实际上,AION RT虽然是一款十万左右的家轿,但是高速行驶的稳定感做得很好,一方面是车辆高速变道时车身侧倾控制很得体,另一方面可能得益于配备了18英寸235宽胎,抓地力足够,所以变道时也能感觉车身稳定感很好,后轴跟随性也不错。
转向手感方面,AION RT其实也比较得体,舒适和运动两种手感在中高速行驶时差距不大,都是保持了很稳定的转向感,不会说轻轻一拉方向盘车辆就有动作,主要差别还是低速状态下舒适模式转向会轻盈很多,运动模式在低速下就会更重一些,唯一的问题是都很电子味。
04
越级满配:带来更高级的满足感
因为这次试驾的时间足够长,所以在驾驶途中也更详细的体验了AION RT焕新款的“越级满配”,除了电池全系宁德时代满配之外,埃安还称之为“舒适满配、智能满配、安全满配”。
比如车内标配14.6英寸中控屏与ADiGO 6.0智能座舱,支持分屏交互与无线HiCar 4.0手机互联、ICCOA的CarLink等手车互联功能。其中,ADiGO 6.0的车机系统和传祺向往S7的功能体验保持了一致,甚至也提供了SR界面,对于行车过程中周围的场景描绘都很精细。
另外AION RT的车机也有大量适配的APP,包括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车载K歌等等常用的娱乐APP都有,这要比之前体验的Flyme Auto的车机APP要多不少,这也属于埃安把肉埋到饭里的一个表现。这次AION RT焕新款也有同级唯一的11扬声器,包含两个双8英寸低音炮,也算是同级别的一个领先配置。另外包括哨兵模式这些功能也有了,实用性拉满。
舒适性上,前排座椅支持加热、通风,尤其是座椅通风在35度的天气下行车实在太重要了,广州车企还是更懂南方需求。另外双电动遮阳帘、双区恒温空调等配置,后排大空间这些卖点。也在长途行驶中发挥了作用。如果你是带着家人,相信更能感受到舒适满配的好处。
安全性方面,AION RT焕新款有一个细节,就是全系配备2.3米贯穿式侧气帘,并在后排采用V型气帘设计,这样可以为身高超过80厘米的儿童提供更完善的保护。另外540全景影像、智能LED自动大灯、全车防夹玻璃,这些安全配置表现都覆盖了家庭使用场景,让新手用户开车也更轻松。
在智驾辅助方面,AION RT标配了L2+辅助驾驶系统,使用的是地平线J6E芯片,采用7V3R12U的等22个车规级传感器,能够支持高速领航辅助。所以在高速路段,如果地图导航支持的话就可以启动NZD功能,车辆在高速上的巡航体验非常稳定,不仅可以自主变道超越慢车、在匝道根据导航指引切换车道,甚至可以避让施工车道的水马、大曲率弯道减速、避让大车等等。
开启高速领航辅助后车辆行驶平稳感也很好,比普通的L2辅助驾驶更优秀,大大减轻了跨城通勤的驾驶疲劳感。
05
续航实测与能耗表现:进入第一梯队
这次试驾从广州出发前往珠海再返回广州,出发时电量为95%,我们将表显电耗清零之后出发,几乎全程都是高速道路。
最后我们广州珠海往返行驶了共224.4公里,扣掉中途拍摄等待的时间,耗时基本上是3个小时,平均时速80公里左右,属于典型的中高速行驶。最终表显的能耗为13.3度电/百公里,SOC电量减少了44%,CLTC续航里程掉了286公里左右。这个测试成绩对比同级别的车型应该说是领先水平,和特斯拉Model 3这类能耗表现很优异的车型相比也是同一水平。
需要强调的是,这次还是在天气比较炎热、中午气温差不多是超过35度的前提下测试的,对能耗还是有一定影响。不过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AION RT的高速能耗表现确实不错,满电出发,千里出行只需充一次电。
这样的低能耗不是说某一个子项做到就能实现,而是益于AION RT焕新款在低能耗目标的系统工程,包括0.208Cd的低风阻系数、更高效的碳化硅电机,还有采用了热泵空调、十八合一热管理系统,以及低滚阻的轮胎、Onebox高效能量回收……总之,这是一套系统工程。
06
补能效率:快充网络的保障
抵达广州后,我们随机找了一处快充桩进行补能测试。AION RT焕新款从51%电量充至95%左右,耗时25分55秒,充了33.2度电,最高功率108kW、80% SOC以后功率降到70kW左右、90%之后功率降到46kW左右。
其实从51%充到80%的这段时间用时大概不到15分钟,如果是按照官方给的数据,30%-80%基本上也就是18分钟左右,补能效率还是很高的。对于没有家庭充电桩的用户而言,补能效率决定使用便利性。还是那句话,有宁德时代兜底,快充随便用。
对比同价位插混车型,虽然加油速度更快,但插混电池容量小,每隔两三天就要充电一次,综合使用体验并不如AION RT一周一充来得便利。
在使用成本方面,假设年行驶里程1.5万公里、百公里电耗按照这次测出来的13度电来算,家用电价0.7元/度计算,AION RT年用电成本约为1400元左右。而同价位的插混车型,即便油电混合,年燃油及充电开销也在五六千元左右。再考虑到插混车型的发动机维护与保养费用,长期总成本差距更大。
因此,在10万元预算区间,如果用户重点关注“低用车成本”和“长续航体验”,AION RT焕新款在经济性上有更明显的优势。
07
驾仕总结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埃安正式发布了AION RT的价格,9万元出头买宁德时代电池纯电家轿、12万以内买650公里长续航纯电家轿,确实很值。
在10万元价位段,很多车型会在电池、配置或质保上有所取舍,而AION RT焕新款的思路是“一步到位”——大电池和舒适、空间、安全都满配。本次广州—珠海往返的能耗实测,充分展现了AION RT焕新款的三个核心卖点——
1、真实续航与低能耗:实测电耗13.4度电/100公里,满电出发,跑一千百公里也只需要中途充一次电,满足跨城出行无忧。
2、宁德时代电池保障:全系标配神行电池,终身质保、80万公里衰减保护承诺,解决家轿用户最大焦虑。
3、空间、舒适性、安全配置越级满配,适合家庭日常全场景,并且AION RT焕新款开起来也轻松好开,在同价位车型中很有竞争力。
因此,对预算有限但追求长期稳定使用体验的家庭用户而言,10万级预算选纯电家轿,不妨看看全系标配宁德时代、满配超值的AION RT焕新款。
(END)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