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汽车加速驰骋“新”赛道

在四川领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里,机器人正以毫米级精度完成焊接作业时,一份亮眼的半年报新鲜出炉:产量12.12万台、产值超百亿元,同比增幅双双突破150%。

这组数据背后,不仅是一台台成都造汽车从生产线加速驶向全球市场,更是成都汽车产业集群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浪潮中,从“制造”向“智造”跨越的铿锵足音。从单厂的智能跃升,到区域的集群共振,成都造汽车正以强劲动能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智能化助力高效生产

上半年产销数据亮眼

“今年1—6月,我们累计产量12.12万台,较去年同比增长182.74%;累计产值103.5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50.05%。”拿着半年“成绩单”,四川领克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全年预计产量21万台,其中新能源车预计18.41万台,预计产值达183亿元。”

视觉+AI自动收货、自动分拣、无人配送……记者来到位于成都经开区的四川领克总装车间,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工人只需在固定位置进行操作,其余零配件都由各种机器人配送。

“我们配备了行业领先的智能工位终端,引导物流生产流程,大幅度提高物流运行效率。现在,日产量均保持在1100台左右。”四川领克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四川领克整体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柔性化、自动化程度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四川领克已实现5款整车配套件共线生产,其中燃油车1款,为领克06;新能源车4款,分别为领克Z20、领克06E-MP、极氪X、吉利星愿车型。

产业集群整体发力

整车产量增幅显著

四川领克的蓬勃发展,是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的鲜活样本。本月初,同样位于成都经开区的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同一天下线捷达品牌全新VS8和全新一代速腾L两款“成都造”新车。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正全力加速推进新能源车型项目落地,预计明年将推出捷达首款纯电动车。”新车下线当日,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产品管理部、产品项目科经理侯智表示。

事实上,作为西部汽车产业核心承载地,成都早已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在龙泉驿区,这种产业集聚效应尤为显著。

“目前,龙泉驿区正加快推动现有整车企业转型升级、整合资源适时推动域外龙头企业落地、补全汽车产业供应链支撑体系、开展氢能汽车示范应用、做大做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同时,持续开展‘进解优促’工作,为区内企业做好服务,助力全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成都经开区汽车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化产业链协同

本地配套率已达41%

历经20余年培育,成都汽车产业集群已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今年1—5月,全市汽车产量34万辆、同比增长29.4%,实现产值626.7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9万辆、同比增长402%,实现产值117.7亿元、同比增长162.1%,产业转型成效显著。

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成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强化顶层设计,出台《成都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以龙泉驿区、青白江区等地特色园区为载体,构建“整车引领、零部件协同、创新驱动”的产业生态;推动创新融合,搭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等平台,加速自动驾驶、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突破;深化产业链协同,推动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核心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就近配套,本地配套率已达41%,并力争将配套率提升至50%以上。

从车间里的智能机器人到全域布局的产业生态,成都造汽车正以新能源与智能智造为双翼,在新赛道上加速前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柯雨

【来源:中国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