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工信部第399批新车申报,每回目录一出来,总有人开始琢磨:现在买哪车划算?是不是再等等能捡个更新更好的?我跟你说,这问题要搁过去十年,估计大部分人根本不带犹豫,新技术动静没这么大,更新频率也没这么快,换套外观、加个配置、弄个新颜色,基本就算“新车”了。可现在不一样,咱们又赶上新能源汽车这阵大风,国外品牌、国产品牌,老的嫩的都扎堆儿整活儿。如果你手里攒着一笔钱,有买车的计划,我觉得你确实得慎重点,这期的新车看着可比小学门口炸串摊儿还花哨。
首先不得不说,现在新车一个赛一个地往大、帅、科技感强的方向走。像什么岚图泰山,这名字我第一反应还以为是哪个硬核国产游戏的新BOSS。你看着吧,又是带大屏又是各种空气悬挂、能发光的车标,新势力那股浮夸劲儿有谁顶得住?关键是,混合动力系统还真是越来越香了,插混、增程、纯电,各种搭配,而且普遍纯电续航一下子起步就是两三百公里,实用多了。你说讲牌面,它确实有,“新一代旗舰"、"超大尺寸",一看就是准备吓唬合资车的。
但问题来了,这么贵气的车子,咱老百姓真买得起么?可能买得起首付,后面各种五花八门的保养、质保、维修,一套下来,搞不好月供还真压力不小。再琢磨琢磨,类似的吉利银河V900、宝骏华境S,你看数据也是大块头、高电量,就生怕你家大到开不出去小区。全员增程、插混,难道以后出门就不加油了?要说大家都奔着家庭、出远门、载一堆人一堆货考虑去了,那单打独斗的小车咋办?不装个“大电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新一代。
有人问,那些传统神车,什么卡罗拉、轩逸、雷凌之流还有活路没?事实是,这一轮升级,日系们要是不跟进,真怕大旗都要掉地上了。咱评价全新一代雷凌和卡罗拉,新外观、新尺寸,1.8L混动、2.0L动力,表面上看都找补了一圈儿,但敢不敢摸着良心说你不再念旧情了?其实咱老百姓挑家轿,心里还是追求耐用、油耗低、省心。新势力怎么翻新花样,也总不敢放言“我的产品可靠度十年几乎为零故障”,对吧?
再说欧拉猫这种风格化、电动化的新车,有人一看外型,直接说“这不就是保时捷平替嘛”。问题是,前几年那风格萌化的纯电小车,靠的是价格和个性,同质化之后,就怕以后你家小区一排车,分不清谁是谁。更尴尬的是,这些车动力参数虽然都上来了,可实用配置方面,咱得问:冬天电池掉电快、夏天空调耗电猛,这事解决没?理论续航一说,是不是还得打个八折,电车这些年绕不过去的坎,有多少新进展,其实心里都没谱。
说到动力,我发现这些新车都使劲往“一步到位”“越级打怪”的方向卷。比如小鹏G7增程版,楼上一窝蜂更新增程系统、电池容量往大了怼,纯电续航轻轻松松三百公里起,四百公里甚至都属于常态了。可是普通人真的会天天出远门么?我认识的大多数人,一个月除了上班买菜,都不见得跑400公里。那为了“理论数据好看”,拼命硬怼大电池,价格战卷着卷着,是不是最后还得消费者为电池寿命和换新买单?这是值得细琢磨的。
再照着那帮SUV、中大型车讲,硬派、潮流什么“硬核方盒子”——像iCAR V27这种设计,吐槽一句,这长得都快把“吉普精神”给摸过去了。确实吸引眼球,但真能打动普通用户么?毕竟就城市通勤来说,这尺寸还真不是谁都敢入手。尤其停车的问题,家用地下库要是位置紧张,平时倒腾个车都得练半小时倒库,最后有多少人把自家“方盒子”当吉祥物供起来,懒得开?
这不,电车里混着插混、增程、纯电的各类新车,很多人脑子要混乱了,到底该选啥?说,纯电便宜但没安全感;插混省心但贵一点;增程听起来两头沾光,其实就怕技术不成熟。问电机、问电池、问是否快充、问质保年限,忙活的都是消费者。车厂倒是轻松,层出不穷的“新升级”,一个发布多则一年,少则半年就要再来一波。想想几年前买电车的朋友,如今还敢保证自家车能卖出好价吗?基本上“买新不买旧”成了唯一准则,这买卖可真是越来越像电子产品了。
另一个现象值得琢磨——你发现没,原来清一色的“油老虎”,现在正悄悄换装成为“油电两开花”的新形象。连丰田、日产这种老油车劲旅,都不得不混动、纯电慢慢发力。对咱用户来说,新车多了,选择不少,可烦恼确实也翻倍了。你要是胆子大,不妨等一等,省得刚买完一台,发现一个月后出了续航更强、动力更猛的,心里那股气别提多憋了。
但咱仔细想想,买车这事有时候还得回归“真需求”。你是买来上下班用的,还是全家老小外出游玩,抑或纯粹看个性好看?如果为了追新的感觉去买车,得小心成了试验田,被厂家拿去填技术迭代的坑。这一波申报的新车,确实有很多亮点,外观没得说,动力、配置也都够牛。但别忘了,所有好东西,都得你自己掏腰包去检验。耐用不耐用、服务好不好、保值率高不高,这些才是买车的长远问题。别一味盯着参数表看,一分价钱一分货,省出去的钱最后有可能花在别处。
有朋友语重心长跟我说,眼下买车社会简直像抢春运票,恨不得掐着工信部名单、等着新车型落地,生怕慢了半分。“再等等”这话听多了,到最后啥也没买成,身边一圈人都刷着新车,他自己还在纠结配色和动力。由此可见,市场热闹归热闹,理性和冲动之间,其实只差一个灵魂拷问:你到底图的是什么,是暂时的新鲜刺激,还是长久的方便实用?
买车这事,说到底,谁都不希望自己成车厂的小白鼠,也不想辛苦钱换来的只是个实验品。现在各种旗号的“新势力”、合资自主都拼命推新。咱要看的不光是新车型的噱头,还有它是否可靠、性价比是否真高、是不是服务修起来不闹心。最后再重复一遍,如果你眼下不着急用车,目前新一批申报的热门车型确实值得等一等;但如果生活节奏里车已成必需,建议你别再瞻前顾后,挑个综合适合自己的,开着舒服、钱包不痛、家人不念叨的,就是好车。新车年年有,刚需才是王道。咱买车,不要碾压性升级,也无需盲目冒险,“合适”二字,永远是最实在的答案。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