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这天儿,热得还跟夏天似的,但车市这盆水,感觉已经凉了半截。
我这人吧,就爱看点热闹,尤其爱看那些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在泥潭里打滚的。
这不,8月份的汽车销量榜单出来了,看得我差点把嘴里的咖啡喷屏幕上。
你猜怎么着?
有九款车,在全中国三十多天里,浩浩荡荡的大地上,各自只卖出去了一台。
就一台。
这数字,简直比我上学时考过的最低分还离谱。
这已经不是业绩差了,这简直就是一种行为艺术。
我都能想象到那个画面:销售经理小心翼翼地把那唯一的车主请到VIP室,端茶倒水,恨不得当场结拜为兄弟,然后拉着横幅合影留念,标题就叫“热烈庆祝本店本月KPI胜利达成”。
这里面最没悬念的,就是那台能跳起来的比亚迪仰望U9。
一台上百万的电动玩具,卖一台才是正常操作,要是卖了一百台,那才叫新闻。
买这车的主儿,考虑的不是百公里几个油,而是停在自家哪个车库里能显得更与众不同。
所以它出现在这名单上,纯属乱入,就像摇滚巨星跑去参加了社区歌唱比赛,重在参与,大家鼓鼓掌就散了吧。
但把聚光灯从这位“天选之C位”身上挪开,照向名单上其他几位“难兄难弟”,那故事可就有意思多了,简直是一出现实版的《车圈甄嬛传》。
先说说北京现代菲斯塔和一汽丰田奕泽IZOA。
遥想当年,这两位也是“小鲜肉”出道,菲斯塔顶着“秒天秒地秒思域”的光环,奕泽靠着那张帅得不讲道理的脸,也收割了不少年轻人的钱包。
那时候,它们是很多工薪家庭踮踮脚尖就能够到的“洋气”。
可现在呢?
它们就像你衣柜里那件曾经最爱的夹克,版型没过时,料子也不错,但你就是再也想不起来穿它了。
为啥?
因为满大街都是更好看、功能更多的冲锋衣。
国产新能源车这帮“卷王”,直接把“冰箱彩电大沙发”搬进了十几万的车里,你跟它谈发动机热效率,它直接给你放个电影,问你座椅通风按得舒不舒服。
这仗还怎么打?
丰田和现代还在慢悠悠地讲着“皮实耐用”的老故事,殊不知外面的世界早就变了天。
这孤独的“1”,就是市场给它们写的一封绝交信。
再来看凯迪拉克CT4,这就更好玩了。
二十来万,豪华品牌,后轮驱动。
这几个buff叠在一起,按理说怎么也得是个“王者”段位吧?
结果呢,一个月也就找到了一个知音。
我琢磨着,问题就出在凯迪拉克自己身上,太拧巴了。
它一边想端着“美式豪华”的架子,不肯放下身段;一边又看着隔壁打折打到骨折的兄弟们心痒痒。
结果呢?
想追求豪华感的,咬咬牙上了3系;图便宜的,转身就进了国产车的4S店。
CT4就这么被夹在中间,不上不下,活活把自己整 emo 了。
至于比亚迪自家的唐EV,那就更具戏剧性了。
它的兄弟唐DM-i,卖得跟菜市场的白菜一样火爆,简直是比亚迪的“亲儿子”。
可偏偏到了纯电版的唐EV,就成了“没人要的孩子”。
这事儿吧,像极了我跟我家先生关于买下一台车的争论。
他是个“技术宅”,觉得纯电才是未来,安静、提速快。
可我这个“实用派”就觉得,万一长假想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服务区里那些排队充电的景象,比堵车还让人心焦。
唐DM-i那种能加油能充电的混动,完美解决了我们这种人的“选择困难症”。
可以说,是唐DM-i太优秀了,以至于把唐EV的路给堵死了,真是一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家庭伦理剧。
剩下的那几位,长安CS95、北京越野BJ80、广汽本田极湃,也各有各的苦衷。
要么是产品老旧,更新换代的速度跟不上对手发布会的频率;要么是定位尴尬,想抓的用户群体自己都说不清楚。
所以你看,这份销量榜单哪是冰冷的数字啊,这分明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写满了市场的残酷和消费者的无情。
它告诉你,在这个时代,没有谁能靠着老本过一辈子。
你稍微一走神,下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可能就是你。
那么问题来了,这九位“孤勇者”里,你觉得谁最冤?
评论区聊聊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