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这三个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如今却不得不放下身段,以“腰斩式”的降价幅度应对市场的剧变。
曾几何时,奔驰、宝马、奥迪代表着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价格坚挺,是汽车金字塔顶端的王者。然而,随着电动化浪潮的席卷和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BBA不得不改变策略,以更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
BBA车型集体“跳水”,降幅超乎想象。 奔驰GLC高19.9万元,部分地区裸车价跌破30万元;奔驰C级高18万元,12万多元就能开回家;奔驰EQC更是从62万元降至22万元,狂降40万元!奥迪A4L裸车价下探至20万元区间,Q7入门款45.99万元,刷新了历史低价。宝马525Li裸车价跌破29万元,相当于打了66折;i3 35L裸车价砍到17万元区间,宝马3系14万元,6系GT直降17万元……
这场“价格战”并非仅在BBA之间展开,而是整个豪华品牌市场的一次集体崩盘。 保时捷Macan跌进40万元区间,卡宴仅需75万元即可提车,帕拉梅拉125万元的落地价砍掉30万元……曾经高高在上的豪车品牌纷纷走下神坛,价格一个比一个亲民。
BBA价格的下探,本质上还是被国产新能源品牌的一套“技术铁拳”给打蒙了。 理想L7、问界M7等车型在智能化领域表现出色,拥有激光雷达、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等先进配置,而BBA的L2级辅助驾驶仅停留在“够用但不出彩”的水平。在电动化转型方面,BBA也明显落后于中国品牌,产品竞争力不足。
面对价格崩塌和转型困境,BBA也在尽力自救。 奔驰计划推出36款新产品,宝马将量产新世代车型,奥迪则与保时捷合作开发高端纯电平台。然而,BBA的转型之路仍充满挑战,电动化、智能化需要巨额投入,自主品牌在成本控制方面也更具优势。
BBA能否重回巅峰,或许已经是个伪命题了。 豪华车的定义权已经易主,BBA需要重新思考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