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吉利汽车干了一件让整个行业炸锅的事——把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直接上调到300万辆。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 相当于每天要卖8200多辆车,每分钟就有5台吉利车交付到用户手里。
敢这么调目标,是因为上半年成绩单太硬核:1到6月累计销量140.9万辆,同比暴涨47%,光6月就卖了23.6万辆,新能源占比首次突破50%大关。
上半年目标完成率已达47%,比去年同期的进度还快一步——去年这时候,吉利也是因为半年干完95万辆,才把目标从190万调到200万,结果年底直接冲到217.7万辆。
银河系列成了最大功臣。 这个去年才升级为独立品牌的“新兵”,上半年狂卖54.8万辆,同比增长232%。 其中6月单月销量9.02万辆,直接占集团总销量的38%。 更夸张的是,银河只用了24个月就达成百万销量,刷新了全球新能源品牌破百万的最快纪录。
银河的爆款矩阵几乎通吃所有主流市场:6.98万起的星愿专打年轻人第一台车,80天交付破5万辆,正面硬刚比亚迪海鸥;银河E5连续10个月月销破万,成了10-15万纯电SUV的标杆;星舰7 EM-i上市13天订单破万,亏电油耗3.75L/100km,直接切走比亚迪宋PLUS的蛋糕。
高端战场同样凶悍。 极氪靠着001、009、7X三款车,44个月冲到50万台销量,创下全球豪华纯电最快纪录,单车均价30万还比宝马奥迪高。 不过极氪上半年增速只有3%,明显进入调整期——毕竟和领克合并后需要磨合,极氪科技CEO安聪慧也承认“销量受整合影响”。
燃油车居然也没拖后腿。 中国星系列上半年卖61.6万辆,同比增长7%,在燃油车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逆势增长。 星瑞L、星越L两款高端燃油车贡献超25万辆,双缤系列累计销量逼近150万辆,让吉利连续16个月坐稳自主品牌燃油车销冠。
技术才是吉利敢喊300万的底气。 雷神电混系统把亏电油耗压到2L/100km,综合续航超20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广州不用加油。 自研的神盾金砖电池充电10分钟能跑500公里,量产装车成本比竞品低15%。 更科幻的是星睿智算中心,算力排中国车企第一,相当于23.5亿台手机同时运转。
供应链整合才是隐形大招。 今年4月成立吉曜通行能源公司,把金砖电池和神盾短刀电池整合成神盾金砖电池,一口气收编桐庐、衢州等8大生产基地。
到2027年产能要冲到70GWh——足够装备100万台车。 连电子电气架构也统一成EEA 4.0,各品牌共用“大脑”,研发成本直降20%。
海外市场正在爆发。 6月出口量首次突破4万辆,环比暴涨33%;上半年累计出口超18万辆,同比增长12%。
在澳大利亚,吉利EX5上市20天就冲进纯电销量前九;在柬埔寨,领克展厅开进金边高端商圈;欧洲人更疯抢领克08 EM-P,希腊、塞尔维亚等六国同步开卖银河车型。
下半年弹药库已经填满。 6款全新新能源车排队上市:轴距2米85的银河A7插混轿车,综合续航2100公里;大六座银河M9瞄准理想L8;极氪9X搭载双Thor芯片,支持L3自动驾驶,定价直接杀到40万级。 从5万的星愿到40万的极氪旗舰,吉利完成全价格带封堵。
渠道战争同步打响。 国内新增300家门店下沉到县城,海外要建100家展厅覆盖澳新市场,全球销售网点突破1100家。 在东南亚,星舰7通过宝腾渠道本土化生产;欧洲工厂直接组装领克Z10,关税成本砍掉30%。
政策红利也在加码。 商务部“千县万镇新能源消费季”7月启动,河南、长沙等地追加购车补贴,县乡市场成为银河E5、星愿的新战场。
而吉利早在县镇布设519个甲醇加注站,为年底推出的超醇电混车铺路——这款车能用甲醇发电,成本比充电低40%。
比亚迪是绕不开的对手。 上半年比亚迪卖214.6万辆,海外狂销47万辆。 但吉利正在比亚迪腹地插旗:星愿对标海鸥,星舰7对标宋Pro,银河L6正面狙击秦PLUS——这些车去年贡献了比亚迪66%的销量。
吉利通过《台州宣言》联合行业把供应链账期统一到60天,逼得比亚迪不得不跟进,现金流压力倍增。
利润才是终极底牌。 去年吉利净利润暴涨213%至166亿,新能源板块从三季度开始盈利,银河E5上市当季就赚钱。 今年一季度毛利率冲到16.5%,比比亚迪高1.2个百分点——卖车多赚的钱,正好砸进技术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