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个数字,哇,将近五十万辆车。特斯拉第三季度的成绩单,就这么甩了出来,497,099辆,同比增长7.4%。表面上,这简直是开香槟的时刻,对吧?
但华尔街那边,安静得可怕。没人笑得出来。因为这杯香槟里,全是泡沫。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哪是什么销售奇迹,这分明是一场末日狂奔。美国买家们疯了一样地冲刺,只是为了赶在那个该死的7500美元联邦税收抵免政策过期前,搭上最后一班车。
就是特朗普总统今年签的那个税法,它就像个倒计时闹钟,滴答滴答,然后在九月底,铃声戛然而止。派对结束了。当然,特斯拉自己也没闲着,折扣、融资优惠,能用的招数全都用上了,硬生生把销量推上了一个不真实的巅峰。Model3和ModelY,这两员大将就扛下了481,166辆的交付量,数字好看到让人心慌。
可现在呢?拐杖被抽走了。喧嚣过后,一地鸡毛。特斯拉还能站得稳吗?
“我们预计第四季度销售额会滑坡。”晨星那位叫塞思・戈德斯坦的高级股票分析师,说话总是这么直白,一句话就把所有人的焦虑摆在了台面上。他觉得这跟上半年的剧情简直一模一样,剧本都没换,核心就是那个税收抵免没了。这不是什么第六感,冷冰冰的数据早就开始发出警报。
VisibleAlpha的预测说,特斯拉全年得卖出161万辆车,这才能算勉强及格。等等,这数字比2024年的预期还低了快10%……你算算这笔账,就意味着最后这三个月,特斯拉必须、一定、无论如何要再交出快39万辆车。这任务,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而且,被架在火上烤的,不止特斯拉一家。你看那个电动车新贵Rivian,不也一样嘛,借着政策的东风,季度交付量也超了预期,然后呢?转身就在周四灰溜溜地下调了全年的交付预测。大家心里都有数,冬天要来了,得赶紧裹紧小棉袄。
美国市场这边前景不明,那欧洲呢?去欧洲找补找补?
别想了。欧洲战场可能更糟。那边的老牌车厂们,现在正拿着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玩得风生水起,这让特斯拉的纯电路线显得有点……怎么说呢,有点一根筋,施展不开。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更是没留情面,直接把真相拍在了脸上:今年八月,特斯拉在欧洲(加上英国)的销量,同比直接掉了22.5%。市场份额呢?萎缩到只剩下可怜的1.5%。靠这片市场来填美国的坑?这路子,怕是走不通。
所以,怎么办?两条路都看起来危机四伏。
这时候,几乎所有的分析师,所有的投资者,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一个东西——特斯拉的下一张牌,那款传说中的低价车型。哈格里夫斯兰斯当的高级股票分析师马特・布里茨曼说得最实在:“挑战就是应对潜在的经济放缓,所以,一款新的、更便宜的车型,对保持增长势头来说,简直是性命攸关。”这位老兄自己手里就攥着特斯拉的股票,他的话,可以说是喊出了无数投资者的心声。补贴没了,经济又不好,大家口袋里都没余粮了,不拿出点真金白银的实惠,谁还买你的车?用一款真正的平民车,去撬动一个更大的市场,这几乎是特斯拉唯一的破局之道了。
那款被大家当成救命稻草的车,据说是个精简版的ModelY,成本能比现在这款低上整整20%。这可不只是省钱那么简单,这是要用价格这把最锋利的刀,去切开那块之前因为太贵而啃不动的巨大市场。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根救命稻草会第一时间投放到最需要它的美国市场时,特斯拉……它来了个神操作。一个谁也看不懂的决定:推迟在美国推出这款低成本ModelY,转头说要先在欧洲生产。
这一下,把所有人都给整不会了。这是什么路数?是想用这个价格屠夫去欧洲那个绞肉机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挽回颓势?还是说,其实美国本土这边,根本就没准备好?不管原因是什么,特斯拉的这个决定都像一场豪赌。它把宝,押在了那片竞争更残酷、变数也更多的土地上。
而且,就算一切顺利,这款低价车要到2026年才能在美国实现大约25万辆的年产量。2026年!远水解不了近渴啊。那接下来的这两年,特斯拉打算怎么办?靠什么来稳住阵脚?
真是有趣。公司这边为了销量焦头烂额,马斯克个人的财富却在最近的股价上涨里,周三那天,一举突破了5000亿美元。特斯拉的董事会甚至还在商量着,要是业绩和估值能达标,就给马斯克一份价值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的股权奖励。
这位亿万富翁,他现在正忙着给特斯拉重新定位,说我们不是汽车公司,我们是科技巨头。他嘴里全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还有人形机器人。这些故事当然宏大,也足够性感。但故事终究是故事,最终还是要落回到那张冷冰冰的财报上。你看,截至纽约时间上午11:30,特斯拉的股价在华尔街就跌了1.3%。真正的考验,那场决定命运的大考,要等到10月22日,等完整的季度业绩公布时,才会真正到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