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创纪录,巴西见证第1400万辆车下线,卢拉总统亲收宋Pro

最近,在遥远的南美洲国家巴西,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值得我们大家好好聊一聊。

一家中国的汽车公司,比亚迪,在巴西的工厂里,造出了它的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

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是全世界头一个达到这个成绩的。

但更让人关注的是,为了庆祝这辆车下线,巴西的现任总统卢拉,居然亲自跑到了工厂现场。

比亚迪创纪录,巴西见证第1400万辆车下线,卢拉总统亲收宋Pro-有驾

他不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还从比亚迪的老总王传福手里,接过了这辆崭新的宋Pro汽车的钥匙。

这画面就很有说头了,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为一个外国企业的单款车型下线站台,这在国际上都算得上是高规格的礼遇。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巴西会对比亚迪这家中国公司如此看重?

这不仅仅是造了一辆车那么简单,里面藏着很多关于合作、发展和未来的大学问。

我们先来看看事情发生的这个地方,巴西巴伊亚州的卡马萨里市。

这个地方原来是美国福特汽车的一个大工厂,曾经也是当地的经济支柱。

但是后来,福特因为各种原因撤走了,工厂也就废弃了,留下了大片的空厂房和许多失业的工人,整个地区都显得有些萧条。

而现在,比亚迪来了,他们接手了这个废弃的工厂,投入资金和技术,把它改造成了拉丁美洲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比亚迪创纪录,巴西见证第1400万辆车下线,卢拉总统亲收宋Pro-有驾

这就好比一个沉睡多年的巨人被唤醒了,原本的冷清和寂静被机器的轰鸣和工人的忙碌所取代。

卢拉总统在现场说的话很能说明问题,他说比亚迪让这个废弃的工厂重新焕发了生机,给巴西带来了先进的制造技术。

这话听起来是客套,但实际上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能盘活一个这么大的闲置资产,解决成千上万人的就业问题,还能引进代表未来的新能源技术,这简直就是一份送上门的大礼。

这个工厂初期每年就能生产15万辆车,未来还能提升到30万辆,预计能创造超过两万个工作岗位。

这两万个岗位,背后就是两万个家庭的生计,这对当地经济的提振作用是实实在在的。

当然,比亚迪能在巴西获得这样的认可,也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他们不是那种捞一笔就走的短期投资者,而是在这里扎扎实实地耕耘了十多年。

早在2014年,比亚迪就开始进入巴西市场,但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急着卖小轿车,而是从电动大巴做起。

比亚迪创纪录,巴西见证第1400万辆车下线,卢拉总统亲收宋Pro-有驾

这些环保又安静的公交车,慢慢地跑遍了巴西的许多城市,成了当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种做法非常聪明,它先通过公共交通工具,让巴西民众亲身体验到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好处,建立起一个可靠、绿色的品牌形象。

等到大家对比亚迪这个牌子有了好感和信任,再推出家用乘用车,市场接受度自然就高了。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现在比亚迪在巴西已经有超过17万的车主,连续两年都是巴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售冠军。

这种先打基础、再求发展的耐心和远见,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

除了经济上的贡献,比亚迪还特别注重和当地文化的融合,努力让自己成为当地社会的一分子,而不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外来户”。

有一个细节特别能说明问题:就在这次新车下线仪式之前,工厂所在的巴伊亚州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把工厂门前的那条路,正式命名为“比亚迪路”。

这在整个南美洲都是头一回,一条路用中国企业的名字来命名。

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代表的是一种高度的认可和接纳。

比亚迪创纪录,巴西见证第1400万辆车下线,卢拉总统亲收宋Pro-有驾

它告诉所有人,比亚迪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这片土地,是当地发展的一部分。

这种荣誉,是用钱买不来的。

再加上比亚迪还承诺,会为即将在巴西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提供一批新能源车作为官方用车,会后还会把这些车捐给当地的学校和公共机构。

这些举动都在传递一个信息:比亚迪来这里,是真心实意地想和大家一起发展,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把视野再放宽一点,我们在巴西看到的这一切,其实是比亚迪全球战略的一个缩影。

现在很多企业都讲“出海”,但怎么出海,学问很大。

最简单的出海,就是把在自己国家生产的东西,运到国外去卖,这叫产品输出。

但比亚迪走的,是一条更深、更远的路,可以称之为“生态输出”。

什么意思呢?

比亚迪创纪录,巴西见证第1400万辆车下线,卢拉总统亲收宋Pro-有驾

就是它不只卖产品,而是把整个生产链、技术链、服务链都带到当地去。

在巴西,比亚迪不光是建一个组装厂,它还配套建设电池工厂,设立研发中心,铺开销售和售后网络。

这样一来,就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这样做的好处太多了。

首先,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也能更好地应对一些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风险。

其次,可以更贴近当地市场,根据当地消费者的习惯和需求,开发出更受欢迎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能为当地带来一整套的产业体系,帮助当地实现产业升级,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现在,比亚迪不仅在巴西,在欧洲的匈牙利,在东南亚的泰国,都在用同样的方式建设生产基地,一个全球化的制造网络正在形成。

市场最终会用数据说话。

比亚迪创纪录,巴西见证第1400万辆车下线,卢拉总统亲收宋Pro-有驾

最新的数据显示,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已经连续好几个季度超过了老牌霸主特斯拉。

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尤其亮眼,像西班牙、泰国等很多国家,比亚e迪的市场占有率都排在最前面。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像宋Pro、海豚这些车型,在巴西的售价要比国内贵上一倍还多,但依然是供不应求,很多人排着队等车。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中国品牌已经摆脱了过去那种只能靠低价竞争的形象。

通过过硬的技术、可靠的品质和优秀的品牌建设,我们的产品在海外也能够获得高附加值,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这对于所有中国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所以,回过头来看巴西总统亲自接收那辆宋Pro的钥匙,我们就能理解得更深刻了。

那把钥匙,象征的不仅仅是一辆汽车的交付,它更像是一种信任的交接,一种对未来合作的期许。

比亚迪在巴西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全球化企业,绝不是简单地把产品卖到全世界,而是要懂得如何与当地社会共同成长,通过技术共享、创造就业、履行社会责任,真正地在异国他乡扎下根来,成为推动当地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一辆车,到一条路,再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比亚迪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一个精彩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故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