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东风劲吹:陕西新规赋能团体标准,助力高质量发展

标准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团体标准作为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类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陕西省近期发布新修订的《陕西省标准化条例》,以明确的规则、有力的保障和畅通的路径,为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与转化注入了澎湃动力,传递出政府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标准化建设的强烈信号。

新《条例》明确了团体标准的发展导向,聚焦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前沿领域,鼓励社会团体与市场主体协同合作,填补现有标准体系的空白。这一精准的政策导向契合了市场快速迭代和技术创新的现实需求,为新兴领域构建规则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进而推动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在技术层面,《条例》构建了“底线+高线”的双重保障机制,要求团体标准必须满足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最低要求,同时鼓励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的更高要求,这种分层机制既保证了安全与质量的基本底线,又赋予了团体标准引领技术升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弹性空间。

为了降低团体标准的制定门槛,《条例》创新地采用了“市场主导、政府服务”的模式,取消了团体标准的行政审批,简化为只需按照规则进行编号并自我声明公开即可实施。这一变革极大地简化了流程,降低了参与成本,从而充分激发了社会组织及企业的积极性,加速了标准供给与技术创新的联动。值得一提的是,《条例》还将“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协同”作为重要机制,明确要求将标准产出纳入科技项目评价体系,并完善标准必要专利制度。通过推动技术、专利、标准 “三位一体” 联动,团体标准将成为创新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

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我国标准化工作正在逐渐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深度转型。团体标准凭借其灵活性和市场敏感性,将成为衔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键纽带。在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下,一个“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标准化生态体系正加速形成,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中华文化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战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促进会成立了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致力于搭建文化领域标准化服务平台,组织制定文化领域的团体标准,推动文化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通过制定和推广文化领域的团体标准,中华文化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旨在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我们

中华文化促进会

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标准立项发布;

标准项目管理;

标准技术咨询;

标准体系建设咨询;

标准体系建设指导;

政策东风劲吹:陕西新规赋能团体标准,助力高质量发展-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