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细说电池,两千次循环不及预期,行业点破隐忧

还记得小区里老林,三年前刚换那台亮蓝色纯电SUV的时候,邻居们轮番围着他转,问的最多还是那句“满电真能跑四百多公里吗?”今年春天,老林在洗车间一边抽烟一边嘴里嘟囔:“现在顶多三百出头,掉得忒快,心疼钱!”旁边修车的老张听了,咧嘴一乐:“别犯嘀咕,这玩意儿养得住,比烧油的还能撑呢。不是吓唬人。”这话腔调奇怪,倒有点意思。

老司机细说电池,两千次循环不及预期,行业点破隐忧-有驾

其实车圈里的老手都清楚,纯电车最终的命门还在电池,说白了——电池就像是手机,不是用坏的,是充坏的。就算你放着不开,电池也是慢悠悠的磨到头儿。坊间有养车哥们儿开玩笑说:“再好的壳子,没点电,咸鱼一条!”这话糙理不糙。磷酸铁锂也好,三元锂也罢,厂里每给你一组电池,就悄悄标过寿命。你想拉长,主要靠怎么对待它。

下雨天坐在社区食堂里,有个搞新能源售后的小舅子喝酒嘴松,说一块主流品牌的三元锂,跑八百次满充满放,也就是8年10年样子,就得减到8成新了。至于铁锂,耐造点,理论能折腾两千趟。实际吧?“城市堵车,空调常开,经年累月才知道掉电多快,”他说,“有兄弟冬天测了下哈尔滨,铁锂再抗冻,拐弯跑去只能看电量表心跳快。”

老司机细说电池,两千次循环不及预期,行业点破隐忧-有驾

众说纷纭,总结起来:买电车得掂量家里用车频率。身边司机大王年年跑不满一万五,理论上,电池报废还早得很。可打工地界的网约车跑个五年,二十来万公里,最近还碰到群友换电池吐槽:“厂家质保十五万公里顶天,后头自己掏腰包,五六万下去了,等于白跑了一年。”弄得微信群里众说风言,有人还忽悠说“换的是高配新电池,一下升级开了。”结果真实情况,旧车线路跟不上新电池性能,没啥神奇可言。

技术员老赵师傅平时话不多,上次喝酒时候冷不丁冒一句:“最折寿的其实是天热,夏天早上暴晒一小时,再上快充桩,基本半年下来能肉眼可见地掉格。这可比打滴滴全天都狠。”他还不忘提一句:冬天东北路面,电池低温麻烦大,捉襟见肘,有客户硬是凌晨四点开始慢充,说这样能省续航,结果反而冻出毛病。

老司机细说电池,两千次循环不及预期,行业点破隐忧-有驾

说到日常糟蹋电池,谁没被劝过别把电量掏空充?前两年常见谣言:“先放到5%再充,增加记忆效应。”实际上专家都嗤之以鼻。那是上世纪镍镉电池那一套。现在锂电早不玩这个,老用到只剩个位数,反倒内伤,不如平时20-80%挂着慢慢补。师傅们常说“牢骚归牢骚,快充也别太上瘾,真要命的在于一个字——贪快。”

还有个老掉牙冷知识,我是从维修工那里听来的。热天时把车泊在露天,太阳直晒了四五个小时,高温下立刻插上快充。时间久了,电池包边缘最容易鼓泡。他翻车无数次,最离谱的还真不是快递小哥,而是家用车主图省事。“你只看眼前方便,电池才不惯你。”

老司机细说电池,两千次循环不及预期,行业点破隐忧-有驾

过去几年,不少品牌搞花样,BMS系统的软件一升级,偷鸡摸狗地把最高充电电压下调。这事没人坦白讲,顶多4S糊弄一句“优化充电策略,更环保”。其实行业小圈子都听说过,就是怕你用快充充到极限,结果十年车,六年电池直接趴窝,到那时厂家质保都推得一干二净。

有意思的是,有的配置看着不起眼,关键时候救命。比如好几个合资品牌玩家才知道,动力电池下边居然自带集成液冷板。听说南昌热浪天跑测试线时,有位试验员车子特意怠速开空调,让电池降温,续航反倒高出同期两成。小细节,小算盘。

说回行业八卦。有的主机厂早知道电池未必撑满一生,近两年搞“可换电”模式。有传言说蔚来车主一到7年零364天,去站点“升舱”换新电池,质保时间就像翻新账本。有人打趣:“这电池可是‘永生’的呦。”实际内幕,懂行的人心里有杆秤:换归换,内部零配件轮转着耗,跑个十几二十万公里还是有说法。

车界老司机老段有句傻气的嘴头禅:“电动车跑不了长命,可人的心思别太短见。”身边仪表盘上公里数跳到35万的老荣威,还活蹦乱跳,电池容量表上下徘徊。有的人继续开,有的干脆拖进二手市场,却没人真说得清哪天它彻底罢工。坊间有笑话:等哪天动力电池批量回收,不如整个朋克复古展览。

所以下回,老林再厨房碎碎念“电池快不行了”,媳妇多半一句——“要真换不起,回老家三线小城还能当代步,老家修理厂师傅都说,剩个壳子跑个几年不稀罕。”毕竟,每一块就在衰减边缘的电池,都有它自己的归宿。哪怕回收厂门口,电池包还不急着下岗,说不定悄悄换身衣裳,进厂做电储能去了。传说广东那边有专门回收磷酸铁锂修修补补装基站。真假莫辨,反正没人见识过。

信不信随各人,小区楼下依旧停着各色新老电车。老林的续航,群里茶余饭后,照样是个常谈的老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