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发动机,百公里加速差不多十秒开外,油耗体感在6.5-7升之间(样本有限),在8万块左右的A级车里算是挺主流水平了。刚才朋友修车师傅说,这台新逸动的发动机和老款比,直接给动力调教得更平顺,开起来不像拼命透支。这个500Bar高压直喷咋说呢,就像厨房用的高压水枪,喷得细,燃油燃烧更充分,动力释放跟点火爆炸更高效,有点像烧油的手枪换成了高精度微型喷枪。
厂家给的数据说一箱油能跑1000公里,我二话没说翻了翻之前记录的油耗,发现7块钱左右基准下,成本约0.45元/公里算是保守估计(体感+估算),别看是1.5T,有越级省油表现。不过我得稍微收回刚才说的一般水平,因为我翻了下笔记,很多用户反映实际城市拥堵状况下,油耗偏高,基本得7.3-7.8升,明显高于官方标榜的省油,这和人、路、开法关系不小。
对比同价位的吉利帝豪GL,动力和油耗差不多,但帝豪的老款配置智能语音少,只有基础导航和蓝牙电话。逸动这次标配了DeepSeek AI大模型智能语音,1100+语义识别,听着相当高大上,实操咋样?听朋友说,一开始还挺聪明,中途偶尔回答扯远不太对路。实际就是把车机里智能助手升级成了会多轮对话的聊天机器人,技术上类似用大语言模型跑在车里,像给车装个得说话的二代侦探,但稳定性还得磨合。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种AI语音功能对用户体验的提升,是实际增值还是噱头多一点?我有点拿不准。
论安全,官方数据算是有料。车身高强度钢占了77.2%,顶盖激光拼焊让结实程度比点焊整整强了3.6倍。一般来说这么算,相当于给车做了个钢铁外骨骼。和同级哈弗H6比,逸动的主动安全配置如IACC自适应巡航、LCDA并线辅助略显全面,但毕竟没上到最高配,毕竟售价摆在这儿。渠道销售说了,卖的最多还是中低配版本,客户普遍不愿意为太多智能安全功能掏钱。
前几天我在4S店听销售聊到:这车想打入年轻市场,但智能化和价格,永远是个拉锯战。话说回来,智能配置的电耗和硬件成本去哪儿了?供应链上,这新一代动力总成虽然技术先进,500Bar直喷还配iEM智慧管理,我猜对供应商要求格外高,压力压缩到发动机零件的精密度相当于制表,那么零部件缺货或批次不均匀对性能影响不小。(没细想过,这是不是也是厂商没大规模推1.5T的底气之一)
我嫌麻烦就没跟销售深聊,毕竟买车最实际还是要开着合适。智能系统和高强度钢材虽好,可到底每天省几毛、驾驶感升级几何,得自己体验。几年前我开过一款老逸动,手动挡控制简洁,油耗也稳一稳,现在他又玩起了智能大屏和AI,感觉有点像手机换系统,功能反而更复杂了。
说到价格,官方优惠挺给力,7.29万起咱就算进城通勤,刷个微信导航、偶尔语音点歌都够用。相比帝豪GL价格差不多,但新逸动屏幕大得多,还支持手车互联。临场小计算下,假设跑5万公里,油耗均匀7升每百公里,7元,油费大约24500元,加上平均每年2000元保养,五年用车成本接近30000元,这玩意儿经济性和舒适性得自己比划比划。
我自己突然想了想,是不是对这些所谓智慧节能汽车期望太高?毕竟油车技术瓶颈明显,智能化多半靠软件撒点花头,真省油还得靠电。长安这次主打传统燃油车升级,能不能撑得住市场的新能源浪潮?消费者真的买账吗?(这段先按下不表)
最后聊聊那手感,开新逸动角度不错,转向既不生硬也没软趴趴,踩油门能感受到动力缓缓积蓄释放的过程,听起来挺专业但怎么说呢,没啥惊喜,又有点安心。你觉得呢?日常用这车,是不是能满足主流买家刚需?
话说回来,这台车搭载的大模型语音,我还真想多开开,看看能不能扯出点儿新鲜话题来——毕竟现在连汽车都开始聊天了,是个啥趋势?你一路开车,一边聊着AI,是不是有点怪怪的,但又挺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