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面临脱轨风险?

特斯拉面临脱轨风险?-有驾
特斯拉面临脱轨风险?-有驾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至2025年1月20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就职典礼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无疑是现场最激动、最兴奋的人之一,彼时他不仅是世界首富,还是美国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当时,他在特朗普就职典礼上志得意满地发言:“这是一次非比寻常的胜利,这是人类文明的岔路口。”

谁也没有想到,还不到半年时间,马斯克与特朗普会闹到如此不可开交的地步,两人彻底反目成仇。已经沦为“政坛弃子”的马斯克更是心有不甘,开始反击。当地时间7月5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称,“美国党”即日成立。7月6日,特朗普在被问及如何看待马斯克成立新政党时表示,马斯克“可以从中找点乐子”,但他认为这实属“荒谬”。随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看到马斯克在过去5周里彻底“脱轨”,感到“很难过”。

马斯克是否“脱轨”,谁也说不清楚,但显然其本人已经沉浸在钻营政治的“艺术”中无法自拔,这给本就每况愈下的特斯拉“埋下巨雷”:由于车型阵容陈旧、竞争加剧导致销量不断下滑,而以人形机器人、Robotaxi为代表的新兴项目进展不如预期,再加上马斯克涉政给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特斯拉前路可谓荆棘载途。

01

遭“大而美”法案重创

众所周知,马斯克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押注特朗普大获成功,待特朗普入主白宫后,这位既出钱又出力的商界大佬一跃成为政坛新贵,一时风光无两。刚上任不久,特朗普就授予马斯克“政府特殊雇员”的头衔,让其执掌新成立的美国政府效率部,旨在大力缩减联邦预算。尽管马斯克顶着巨大的压力和诸多非议推进联邦预算削减工作,但最终的结果却未能达到预期,各种批评与指责也随之如浪潮般席卷而来。再加上特朗普执意对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关税,马斯克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两人渐行渐远。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导致两人最终反目成仇的根源在于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税改法案,其中包括取消高达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联邦税收抵免,这将直接重创特斯拉的市场竞争力。“大而美”法案被外界视为特朗普兑现其“传统能源优先”竞选承诺的关键一步,但对于特斯拉来说却是沉重一击。

当地时间7月4日,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该法案正式生效。分析师指出,“大而美”法案通过将导致特斯拉面临12亿美元损失。法案通过后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5.4%,市值蒸发3900亿美元。此前,马斯克曾多次抨击该法案“极其疯狂且具破坏性”等,并说如果法案通过就会立即成立新政党。果不其然,在该法案通过次日,马斯克宣告“美国党”正式成立。

摩根大通经过测算推测特斯拉会因“大而美”法案的通过直接损失12亿美元。首先,法案规定,美国联邦税收抵免政策将于今年9月30日终止,而这正是特斯拉美国销量的关键驱动力。在特拉斯2024年的美国销量中,有16万辆电动汽车享受补贴。该政策取消后,美国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成本大幅上升,或将导致特斯拉美国销量下滑,年利润预计将损失9.6亿美元。其次,“大而美”法案还削减了对美国清洁能源领域的补贴,例如取消储能设备的联邦税收抵免,这将重创特斯拉的能源业务,包括储能业务和光伏业务,年利润预计损失2.4亿美元。

以上是“大而美”法案给特斯拉造成的直接损失,此外,间接影响也不容忽视,其波及范围和力度超乎想象。其中,法案首次对电动汽车车主征收每年250美元的使用税,直接打击消费者的购车意愿。更为致命的是,法案直接取消了对车企燃油经济超标性的罚款,这意味着“碳积分”交易叫停,像通用汽车、Stellantis这样的传统车企不再需要向特斯拉购买“碳积分”,以抵扣罚款。要知道,“碳积分”交易一直是特斯拉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以来,特斯拉通过“碳积分”交易已获得超过110亿美元收益。

02

各大市场“跌跌不休”

除了政策环境转变给特斯拉带来的巨大冲击,近来特斯拉本身就陷入竞争力危机。自去年以来,特斯拉全球销量就开始下滑。进入2025年以来,特斯拉销量下滑颓势持续加剧。

近日,特斯拉公布了今年二季度汽车交付数据,交付量为38.41万辆,同比下降约13.5%。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33.67万辆,同比下降13%。这也是特拉斯连续两个季度出现销量下滑的情况。综合来看,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约为72.0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3%。

其中,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销量遭遇暴跌。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布的数据,今年5月,欧洲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7.2%,而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却大降27.9%。至此,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已经连续5个月下滑。今年1~5月,特斯拉在欧洲的累计销量同比下降37.1%,至75196辆。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4月开始,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欧洲主要市场的销量已经超越特斯拉。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暴跌,除了与竞争力有关,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引发很多欧洲消费者不满。

在本土市场美国,特斯拉同样也是“跌跌不休”。其中,一季度销量同比下降9%,二季度跌幅扩大至16.7%,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13%。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6.34万辆,较2024年同期下降5.4%;市占率也从2020年15%的峰值萎缩至7.6%。

图片

03

新兴业务“磕磕绊绊”

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汽车销售仍是特斯拉的主营业务,但产品阵容陈旧、全新平价车型不见踪影,使得特斯拉增长乏力。此前,马斯克曾多次强调,特斯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公司,而是定位为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公司。然而,特斯拉在这些寄予厚望的新兴业务上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

7月4日,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高级副总裁、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原负责人米兰·科瓦奇已于上月离职,导致研发进度受阻,原定2025年量产5000~10000台的目标被迫推迟至少两个月。据悉,特斯拉已通知供应商暂停部分零部件采购,等待新一代设计定型。

虽然Optimus的订单尚未出现明确削减的迹象,但供应链的调整已悄然揭示出这款产品存在的硬件短板,例如关节电机容易过热、灵巧手承载能力不足、传动部件使用寿命偏短,以及电池续航能力有限等。据外媒报道,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选择人形机器人路线存在战略误判。尽管马斯克将Optimus定位为“万亿级产品”,但目前该项目面临研发进度受阻、高管离职、硬件缺陷等问题,正在削弱市场信心。

另一项被特斯拉视为未来增长支柱的Robotaxi业务,同样也是一波三折。特斯拉自今年6月下旬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启动Robotaxi试点运营以来,出现多起异常驾驶事件,引发公众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担忧。尤其是在当地7月4日,一辆全自动驾驶的Model Y在完成行程后,莫名其妙地撞上了一辆停着的丰田凯美瑞,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或严重车损。

04

政治风险急剧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宣布组建“美国党”的余波在资本市场持续发酵,而特斯拉股价因此遭受的冲击也远超市场预期。截至7月7日收盘,特斯拉股价单日下跌6.79%,市值单日蒸发逾680亿美元,创下6月初以来的最大跌幅。

这也反映了投资者对马斯克“再蹚政坛浑水”、分散公司精力的不满和焦虑。本来5月30日马斯克结束美国政府效率部任期时,投资者大大松了一口气,特斯拉的股价也有所回升。对于此次马斯克组建新党,外界普遍认为特斯拉遭遇的政治风险和负面影响将再度升级。特朗普是否会通过取消政府采购订单、收紧自动驾驶法规等手段进行“报复”,令投资者感到忧心忡忡。有分析师指出,如果马斯克继续涉足政治,特斯拉董事会可能会出面干预。

对此,美国韦德布什证券公司分析师艾夫斯认为,马斯克成立“美国党”不是投资者希望听到的消息。尽管马斯克的初衷是为了维护特斯拉的利益,但挑衅特朗普和美国共和党完全是背道而驰。“自从与特朗普的矛盾公开化后,马斯克如今将这场政治游戏提升到了一个全新层次,这将耗费他大量的宝贵时间,分散其在特斯拉、SpaceX等公司上的精力。”艾夫斯说,“考虑到美国历史上第三方政党很难取得成功,马斯克此举无异于充满政治风险的赌博,只会加剧投资者的不安情绪。”

文/编辑:万莹 版式:王琨

图片


图片
喜欢请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给小编加个鸡腿!
图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