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国庆长假,很多人都开车出去玩了,但对于不少开电动汽车的朋友来说,这个假期可能过得有点堵心。
原因很简单,就是充电太贵了,贵到让人开始怀疑当初买电车到底是不是个明智的决定。
以前大家总觉得,开电车嘛,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一度电几毛钱,跑一公里合下来不到一毛,跟烧油的车比起来,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可这次长假,高速服务区的一张张充电账单,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沉浸在“省钱梦”里的车主们。
有人在网上晒出来,说自己在高速上把车充满,居然花了快两百块钱,这个价格,跟很多家用车加满一箱油的钱也差不了多少了。
这一下,大家心里都犯了嘀咕:说好的省钱呢?
怎么一上高速,这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咱们得先弄明白,这公共充电桩的费用到底是怎么算的。
很多人以为就是电费,但实际上,我们手机上支付的费用,是两个部分加起来的总和:一个是“电度电价”,另一个是“充电服务费”。
这个“电度电价”好理解,就是我们用的电本身的价格,这个价格是国家电网统一规定的,为了调节用电负荷,它还分成了高峰、平峰和低谷三个时段。
比如半夜一两点,用电的人少,电价就特别便宜,可能才两三毛钱一度;到了白天中午或者晚上饭点,大家都在用电,电价就贵一些,可能要一块多钱一度。
这个设计是合理的,鼓励大家在用电低谷去充电,能给电网减轻压力。
但问题的关键,出在了那个“充电服务费”上。
这个费用,是充电桩的运营公司收取的,可以理解成是他们提供充电设备、场地、维护保养等服务的报酬。
国家给了这些运营商一定的自主定价权,也就是说,服务费收多少,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说了算。
这次国庆期间让大家叫苦不迭的,正是这个服务费。
有车主就发现,他去充电的那个服务区,电价确实是按时段波动的,可那个服务费,不管你是半夜三更来,还是中午大太阳底下过来,全天24小时都是一个价,每度电固定加收九毛钱。
这么一来,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
假设你在凌晨用电低谷时充电,那时候电价本身可能只要两毛钱,但加上雷打不动的九毛服务费,你实际支付的费用就变成了一块一毛钱一度。
这里面,服务费竟然是电费的四倍还多!
你以为你享受了低谷电价的优惠,实际上大头都被运营商以服务费的名义收走了。
而如果你不巧在用电高峰期充电,电价本身就达到了一块多,再加上这九毛的服务费,总费用轻轻松松就逼近了两块钱一度。
文章里那位车主遇到的情况就是这样,高峰电价加上服务费,一度电高达1.96元,这价格确实让人咋舌。
更让人觉得不太公平的是,这种“一刀切”的高额服务费,在不同的地方差异还特别大。
比如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充电桩品牌多,市场竞争激烈,运营商为了吸引客户,服务费就会玩出很多花样。
他们会根据充电的人多不多,动态调整服务费。
节假日很多人都开车出城了,市区的充电桩空下来了,运营商就会主动降低服务费,可能一度电只收一两毛钱,来吸引留守在城里的车主。
这种灵活的定价方式,至少让消费者感觉到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可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或者一些国道沿线的充电站,情况就不同了。
这些地方往往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过路的车没得选,几乎形成了半垄断的局面,运营商自然也就有了十足的底气,把服务费定在政策允许的最高标准上,反正你不充也得充。
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看看在这样的收费标准下,电动车长途出行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一位车主反映,他的车在高速上行驶,能耗比较高,百公里大概要用掉20度电。
如果按照接近两块钱一度的峰值价格来计算,那么他跑一百公里的能源成本就是20度乘以1.96元,等于39.2元。
换算下来,每公里的成本接近四毛钱。
这个成本是什么水平呢?
现在很多省油的混合动力汽车,百公里油耗也就5升左右,按照现在一升汽油8块钱算,跑一百公里的油钱也就是40块钱。
这么一对比就会发现,在节假日跑高速这种特定场景下,电动汽车所谓的能源成本优势,几乎已经被完全抹平了。
这还是在目前公共充电桩用电性质还没有完全按照更昂贵的商业用电来计算,并且未来可能要摊派到电费里的养路费等税费也还没影子的情况下。
除了真金白银的支出,长途开电车出行的各种麻烦,也让很多车主感到身心俱疲。
那种对剩余电量的焦虑感,是开油车的人很难体会的。
电量一旦掉到40%以下,心里就开始发慌,眼睛不停地在导航上搜索下一个服务区。
路上万一遇到大堵车,更是心惊胆战,连空调都不敢放心开,生怕电量被耗光,全家人在车里热得满头大汗。
好不容易熬到了服务区,眼前的一幕可能更让人绝望:充电桩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上个半小时一小时是家常便饭。
轮到自己了,又可能因为充电桩的功率不够高,或者和自己的车快充协议不匹配,充电速度大打折扣,原本以为半小时能解决战斗,结果磨磨蹭蹭花了一个多小时。
这些时间成本和糟糕的心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却实实在在地降低了整个旅途的幸福感。
这次国庆假期的经历,像一个放大镜,把电动汽车在特定场景下的短板暴露无遗。
它也让很多早期购买电车的车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
除了充电贵和出行难,他们还面临着两个更长远的问题。
一个是电池的衰减和高昂的更换成本。
动力电池是电动车最核心的部件,几年用下来性能 inevitably会下降,一旦出了质保期需要更换,那费用可不是个小数目,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都够买一辆不错的燃油车了。
另一个就是二手车的保值率问题。
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太快,电池健康状况不透明等因素,电动车在二手车市场的价格一直不太理想,贬值速度非常快。
综合这些因素,一部分车主感到失望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调查显示,超过两成的车主明确表示,下一辆车会考虑换回燃油车。
这或许说明,电动汽车要想真正全面取代燃油车,要走的路还很长,不仅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更要在配套设施和服务体验上,给消费者提供更稳定、更可靠、更具性价比的保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