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7正式发布,何小鹏称没有明显短板是当下市场竞争的基础

小鹏G7正式发布,何小鹏称没有明显短板是当下市场竞争的基础

小鹏G7正式发布,何小鹏称没有明显短板是当下市场竞争的基础-有驾

小鹏这次真的要放大招了。G7才刚刚上市,何小鹏就在发布会上说出了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在今天的市场里,没有明显短板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你才能在同质化竞争中突围。"

说实话,这话听起来有点像是在自我检讨,但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你看看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哪个品牌敢说自己没有短板?特斯拉内饰简陋、蔚来价格高昂、理想油耗偏高,小鹏之前的G6也被诟病过于平庸。

定价策略很有意思

小鹏G7最终定价19.58万到22.58万元,这个价格确实有些出人意料。之前大家都觉得会定在25万左右,结果直接降到20万出头。这意味着什么?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但是价格门槛降低了5万多。

这招够狠的。Model Y现在卖26万起,G7直接拉到20万不到,这不是价格战是什么?但关键是,G7敢这么定价,说明对自己的产品力还是有信心的。

从配置上看,确实有几个亮点。首搭3颗自研图灵芯片,这个算力确实够强。还有华为合作的AR-HUD,这个技术在这个价位段还是挺稀有的。全系标配800V快充,这个在20万价位也算是诚意十足。

小鹏G7正式发布,何小鹏称没有明显短板是当下市场竞争的基础-有驾

智能驾驶真的能打吗

小鹏一直把智能驾驶当作自己的长板,G7这次也不例外。Ultra版搭载三颗图灵AI芯片,有效算力超2200 TOPS,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吓人,但用户真正关心的是实际体验。

说白了,现在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期待值已经很高了。小米YU7的故事告诉我们,功能能实现只是基础,关键是要稳定、可靠。小鹏G7宣传的VLA大模型、VLM视觉大模型,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最终还是要看实际使用效果。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全本地端运行避免了网络延迟的影响,这个思路是对的。现在很多车企都在搞云端计算,但网络延迟和稳定性确实是个问题。小鹏选择本地化运行,虽然对硬件要求更高,但体验可能更稳定。

和小米YU7的错位竞争

小鹏G7正式发布,何小鹏称没有明显短板是当下市场竞争的基础-有驾

何小鹏在发布会上提到了小米YU7,说它是"性能偶像",而G7更偏向"家庭科技"。这个定位还是很明智的。

小米YU7主打颜值和操控,确实吸引了很多年轻用户。但小鹏G7选择了另一条路:家庭导向。比如更大的空间、更舒适的座椅、更多的储物空间。说实话,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这些可能比零百加速更重要。

而且G7的价格比YU7便宜不少,这就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一个主打年轻、运动,一个主打家庭、实用。市场足够大,各自都有机会。

G6的教训和G7的机会

小鹏G6的市场表现确实不太理想,G7定位是面向科技&;舒适要求高的年轻用户或年轻家庭,而小鹏G6则会主打科技实用。看起来小鹏是在调整产品线策略,让每个产品都有明确的定位。

G6的问题可能就是太想做全能选手,结果哪方面都不够突出。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全能选手反而容易被遗忘。G7这次选择了更明确的定位,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

小鹏G7正式发布,何小鹏称没有明显短板是当下市场竞争的基础-有驾

技术储备还是挺强的

不得不承认,小鹏在技术方面确实有些积累。搭载了小鹏汽车与联合华为打造的AR-HUD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画幅最大可以达到87英寸,这个技术确实很酷。

而且,即使在暴雨、大雾等极端天气下,系统也能够自动标识前车和车道,这种场景化的功能更有实用价值。

还有那个太极底盘,听起来很玄,但如果能真正提升舒适性,对家庭用户来说确实有价值。

市场前景怎么样

小鹏G7正式发布,何小鹏称没有明显短板是当下市场竞争的基础-有驾

说实话,中型SUV市场竞争确实激烈。特斯拉Model Y一家独大,蔚来ES6、理想L7都在这个市场里搏杀。小鹏G7想要突围,确实需要些真本事。

但机会也是有的。首先价格优势明显,其次技术配置确实不错,最关键的是定位清晰。如果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跟上,还是有机会的。

何小鹏说得对,现在确实是"没有明显短板是基础"的时代。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任何一个方面的短板都可能成为致命伤。小鹏G7能否真正做到"无短板",还需要市场检验。

小鹏G7将于7月3上市,时间点选得还不错,正值夏季购车旺季。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看这次了。

从产品力看,G7确实有些亮点,但能否转化为市场成功,还要看执行力。小鹏这几年经历了不少起伏,现在正是证明自己的时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