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街头偶遇过那些车轮呈现独特倾斜角度的汽车,仿佛轮子斜向外伸展,给人一种断轴般的错觉?这种姿态是否让你心生疑惑,担心车轮会否突然脱落?
其实,这并非损坏的迹象,而是一种被称为HellaFlush的改装风格。随着这种风格逐渐风靡全球改装车界,无论车型贵贱,这种“低趴外八”的造型已成为众多改装车的标配。
降低底盘,加宽外包围,倾斜车轮,这种“低趴外八”的改装外观极具视觉震撼力。其中,“低趴”改装易于理解,它降低了重心,从而增强了车身稳定性。然而,“外八”的改装除了外观酷炫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实际作用?它会不会导致轮胎磨损不均?
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概念——车轮外倾角。它指的是车轮安装后与纵向垂直平面之间形成的角度,简而言之,就是从正面观察时轮胎的倾斜程度。外倾角分为正外倾角和负外倾角两种。
正外倾角呈现“V”字形,即车轮上部向内倾斜。理想状态下,车轮应无倾角。但考虑到汽车载人载货的需求,特别是大型货车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的显著差异,正外倾角的设计旨在为车轮悬架形变预留空间。
当车辆负载增加时,车轮位置相应上移并发生倾斜,从而抵消空载时内倾设计的预留量。家用轿车通常也会设置正外倾角,但由于空载与满载差异不大,因此倾角很小且几乎难以察觉。这种设计在货车等重型车辆上更为常见。
与正外倾角相反的是负外倾角,即车轮上部向外倾斜。在改装车上,这种倾角设置尤为显眼。
负外倾角的作用何在?我们知道,车辆转弯时由于离心力作用会发生侧倾,导致外侧车轮和悬挂承受较大压力而内侧则相对轻松。此时若车轮原本无倾角则会发生侧偏现象,减少轮胎有效抓地面积并降低操控性能。
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的负倾角设置(外八)能够在弯道中通过倾角变化来抵消侧偏现象并增加抓地力。因此在赛车上我们会看到更为夸张的倾角设置以提升其过弯性能。
然而这种改装并非毫无弊端。
对于价值10万以上的车辆来说,通过调整悬挂系统来改变车轮倾角并非难事。但若想追求极致效果则需更换昂贵的空气悬架系统,否则将严重影响避震舒适性和操控性能。
尽管负外倾角在弯道上表现优异,但在直线行驶时却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倾斜的车轮无法提供最大的抓地面积,从而导致加速和刹车性能下降。此外长时间以过大倾角行驶还会造成轮胎磨损成锥形形状,缩短其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根据汽车的行驶特性来合理设定倾角大小,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倾角不仅无助于提升行驶性能,反而可能引发行车危险,这也是改装车无法合法上路行驶的原因之一。
既然过大的倾角并无实际益处且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那么为何改装车仍热衷于追求高轮胎倾斜度呢?
夸张的负外倾角
事实上这种极端改装风格的初衷并非为了提升过弯性能,而是为了追求Hellaflush风格所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展现个性与美观。或者可以说,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改装车文化和对生活态度的追求!
甚至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