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电车风头正劲,但一众豪车品牌像是憋着一口气:慢着,内燃机还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奥迪、雷克萨斯、英菲尼迪、林肯、沃尔沃,各祭出杀手锏,集体改款换代!这出戏,颇堪玩味。
说反差萌吧,确实有点。一边厢,新能源车攻城略地,一副要将燃油车赶尽杀绝的架势。另一边厢,这些奢牌又铆足了劲,在油车领域搞出大动静。这是要闹哪样?难道他们对凛冬将至视而不见?
先盘点下这几款车。奥迪A5L,直接玩出双重人格,一个扮A4L,沉稳老练;一个扮轿跑,风骚入骨。Q5L也换新颜,估摸着内饰要和A5L一个调调,科技感爆棚。雷克萨斯ES,老天,这还是那个与世无争的ES么?溜背加持,双联屏上身,简直脱胎换骨。英菲尼迪QX80和林肯领航员,俩巨无霸,一个比一个气吞山河。沃尔沃XC90中期改款,也捯饬得更年轻了。
这些车,都在试图攫取燃油车最后的荣光。但他们要过的关卡,可不止一星半点。
先掂量掂量受众。现在置办家当的,个个都是人精。你光扯格调,光卖情怀,人家未必买账。里程焦虑、补能便利性、智联体验,这些电车的长板,明晃晃地摆在那儿。奢牌要俘获芳心,得拿出硬实力才行。
再瞅瞅市场竞逐。新势力造车,像特斯拉、蔚来、理想,个个都不是善茬。他们不仅技术领先,而且营销也玩得飞起。奢牌们,如果还摆着高姿态,不食人间烟火,怕是很难在红海中突围。
还有政策导向。国家力挺新能源产业,各类津贴、优待政策纷至沓来。燃油车,则面临着排放壁垒、牌照难求等窘境。这风向标,对油车阵营着实不友好。
当然,内燃机也并非一筹莫展。
总有人觉着电车补能还是费事,远途跋涉不舒坦。况且,燃油车的驾驭感,那种引擎的咆哮,那种换挡的顿挫,是电车难以企及的。所以,还是有人会钟情于燃油车,尤其是那些对操控有执念的玩家。
奢牌们也洞悉这一点。他们此番换代,不只是改头换面,而是全盘焕新。你看,奥迪傍上了华为的智驾系统,雷克萨斯索性推出了纯电版ES。这说明,他们也在拥抱电气化,拥抱智能化。
更何况,奢牌在品牌溢价、匠心工艺、底盘调校等方面,依旧保有优势。这些优势,是新势力车企短期内难以企及的。
所以,奢牌燃油车改款,并非螳臂当车,而是一种博弈。他们想瓜分燃油车最后的蛋糕,同时也在为电动化转型铺路。
但这里面夹杂着几分“豪赌”的意味。他们赌的是,消费者对奢牌的情结尚存,他们赌的是,燃油车还有一席之地。
只是,这“情结”究竟能值几个钱?这“一席之地”又能维持多久?恐怕没人能给出定谳。
与坊间认知相悖,奢牌们此番集体换代,不只是为了走量,更是一种表态。他们在昭告天下,内燃机尚未谢幕,他们还在奋力一搏。
当我们一味地将车市视为电车与油车的楚河汉界时,是否忽略了消费者对于驾驶乐趣、品牌价值、以及生活方式的多元诉求?这才是奢牌燃油车改款真正的题中之义。
恰似一场马拉松,电车一路狂奔,但燃油车也在奋起直追。谁能笑到终点,现在盖棺定论尚早。
归根结底,这不仅是车市的角逐,更是不同技术路径、不同商业模式的交锋。而最终的赢家,必定是那些能够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顺应市场变迁的企业。
所以,奢牌燃油车改款,这事儿,值得我们细细咂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