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摩托车市场,中大排量摩托扎堆发布,像五羊本田NWG150、豪爵UFR150等。但就在这股大排量热潮中,小排量摩托却悄然回归,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市场反差。大家玩摩托,最初图的就是自由灵活,可现在行业一个劲儿地往大排量发展,这就产生了矛盾。本田却反其道而行之,在这红海般的大排量市场里,瞄准了50cc小排量这片蓝海,推出了自由50,填补市场空白,那它到底有啥能耐呢?
自由50采用极致轻量化设计,车身尺寸为1626mm×658mm×1048mm,比共享单车大不了多少,整备质量仅80kg,力气小点的人单手都能挪动。座高700mm,离地间隙110mm,对女性和新手特别友好。动力上,它搭载49cc风冷发动机,功率2.8kW,极速能到60km/h。别看数据一般,在城市里通勤完全够用。
而且它的燃油经济性碾压电动车,百公里油耗才2L,4.7L的油箱能跑200公里,加油5分钟搞定,和电动车充电几小时比起来,优势明显。外观上,自由50有着经典圆灯造型,还新增了莫兰迪棕、复古绿这些好看的配色,满满的复古风。并且它还有升级空间,比如配备LED大灯、CBS联动刹车,能提升安全性。
在限摩的大环境下,自由50凭借50cc的排量优势,在上海、南京等城市能合法上蓝牌,这可太重要了。在上海、南京这些限摩城市,蓝牌成本不到1000元,黄牌却高达40万以上,差距巨大。而且骑自由50只要有F证就行,虽说法规规定不能载人,但单人通勤完全没问题。它小巧灵活,在拥堵的城市街道中,穿巷钻缝的能力比汽车强太多,通行效率超高。
和竞品相比,自由50的定价策略很有一套。它售价5980元,像光阳FILLY50售价9880元,标致姜戈50定位高端,价格肯定不低,这么一对比,自由50价格优势明显。再看电动车,自由50直击其痛点。200公里的续航,能满足一周的通勤需求,彻底解决续航焦虑。而且它保值率也高,一辆骑了8年的自由50,残值都能有4000元以上,“骑不坏”的口碑可不是白来的。
当然,自由50也面临一些争议和风险。有人说它动力弱,3.7Nm的扭矩感觉跟电钻差不多。但在城市通勤,速度能到60km/h就足够了,动力完全能应付。还有人嫌它配置简陋,用的是鼓刹和机械仪表。不过,这也有好处,结构简单,维护成本就低,自己换机油都没问题。另外,国四排放标准对它有成本压力,既要保证合规,又要控制价格,这是个难题。而且小排量摩托市场需求有限,一年也就510万辆,很可能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本田自由50凭借蓝牌特权和低油耗,在限摩城市里,确实是合法上路的一个好选择。在电动化浪潮下,小排量燃油摩托在加油效率和政策适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就是一种反规模化生存。而且它把经典IP复活,复古设计和解决现代通勤痛点结合起来,给情怀商业化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范例。但它到底能不能在市场上大获成功,重构市场格局,还得看后续的市场表现,就拭目以待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