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成都酷得有点过份,车展那几天,明明太阳还没露脸,展馆门口就全是拎着证的小年轻和大叔们闹哄哄进场。刚一进14号展厅,问界那块大展台,灯下这台全新M7,比上次在朋友圈里刷到的照片,气势还得多,实车车头更方,近看没点棱角也太敷衍。隔壁小胡是做汽车内饰翻新,他扒我胳膊小声嘀咕,“哥,你看这大灯,新出的扁平样,和M8区别不算大哈,但下面那根亮闪闪的银条儿,隔老远也能认出来。”
那车大灯稍蹲一点能看见“C”型的LED环,左右还用一根贯穿式镀铬条拉一块,感觉像是连起整个家族鼻子似的。前格栅嘛,就是一块封死的板,听销售顺嘴提了句,说纯电和增程版区分在前包围下口。增程是横条银色,纯电则黑色小网格铺着。后面来了一波外地口音的同行,盯着这格栅拍了半天,隐约还在嘀咕冷却散热有没有问题,“这纯电封头还能不能暴晒啊?”
侧面没悬念,老问界那种稳重范儿,妥妥一台大号休旅。说着都觉得无聊,却没想到这回尺寸拉得够长——小吴带着卷尺自测,车身超过5米了,轴距3米多,一比老款整整拉大了一圈。门把手半露半藏,和M8一样,侧裙上那细长的镀铬,晚上灯光下还有点神秘。
轮毂倒是新鲜,多辐条花样,看着挺贵。对了激光雷达车顶那一坨象小鸽子的,192线那种,据说加了5颗4D毫米波雷达,还有后向那颗高精固态的。师傅嘴里碎碎念:“有激光雷达,夜里下雨都不怕撞人了,说不定还真灵光。”
车尾看着比老M7利索,整个线条收敛,但贯穿式尾灯变细了,里面还藏着一排会呼吸的小蓝灯。就连扰流板都凑热闹,顶上那块几乎与天线齐平。而雨刮呢,藏在底下,夏天不容易晒老化。朋友说看着舒服,但修理时“找不到雨刮头”,维修店时有抱怨。
不得不说内饰花样多了——去年那个仿水晶挡把没了,啥怀挡式电子换挡,和记忆里的奔驰传奇方向杆相近。屏幕改得巨大,无意转头都会看到副驾专属那个,尺寸够,前方信息量一大,驾驶想偷懒都难。不过师傅上车一顿摸索,扶手箱冷暖切换,竟然顺畅。中控加木纹板,人一进车里带出股淡淡香味,不知道是不是新材料,还是有些胶水的余气。
冷门配置偷偷多了两样。一个是后排小桌板,打开能摆杯豆浆——怪的是小桌板其实下雨天摇晃路上也不稳,再好的车难全靠这点细节出彩。另一个是后排中央扶手,杯托尺寸刚刚好,师傅说:“以后不用再一手拿手机一手扶矿泉水,安逸多了!”
再说动力。销售只报功率,说什么纯电版本单后驱227千瓦,四驱再加一台160千瓦前电机。自测说双电机算下来387千瓦,电池100kWh,续航据说能700多。群里有人猜笑:“电池修起来跟金条一样,不知保险肯赔几成。”增程版动力和纯电没差,但那1.5T增程器老江湖都懂,调个听歌/开空调的功夫,实际用起来油耗也就那样,至于续航,最小电池37kWh,最大53的,四种纯电续航,路况顺就跑到200+,市区一堵半天剩下虚标。“工信部写的数字,实际还是要打个折头。”
多嘴一句,问界那套HUAWEI SOUND音响,有朋友说装过一车,结果回来媳妇喊吵,说低音会振衣服。这算是怪事一桩。反倒是座椅那些零重力花活,主副驾坐上能歇腿,老板键不太用得上,但隔壁老李开会时从SUV下车竟罕见没叫累腰。
圈里还有一回事故——老王去年年底开M7在成自高速被撞后,后排小桌板晃出去砸花了前排皮座,说是配件算损耗连保险公司都半天没弄明白赔多少。这年头新配置多,修起来就费力。
其实像成都这种成天堵成麻花的地方,后排吸顶娱乐屏管个娃蛮好。娃娃安静看屏幕,大人反倒能安心听歌。至于新款价格嘛,销售只抛个模糊说法,“和现款差不多”,但车友群里都没信,说新技术一上来保不齐还得提价。
三环外的胖哥提过一句,“你这买个纯电M7,回乡充一次电半宿都不见得满,还是老老实实买增程,图个心安。”功能再多,配置再新,开久了小毛病也挡不住。前阵子后备箱感应莫名失灵,到4S一查,才发现竟是地磁感应板松了,不过工时收得死贵,售后师傅还拿个小锤子敲了敲:“现在这些新款,啥都是模块,修就麻烦点儿。”
车谁都想换新的,可这一身新花样、冷门配置一多,将来二手车市场接不接茬,到底还真说不好。前两天朋友圈发了一张M7车钥匙,底下评论第一句是:“你搞懂怀挡怎么解锁了吗,我研究半天!”
本地有个小饭馆老板,一周前刚提回来全新M7,老板娘玩着副驾大屏喊:“比电视还清楚。”可转天他才发现后排小桌板原来不是标配,想加还得加钱。他嘀咕一句:“哎,人啊,买车总得踩次坑才长记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