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万出头就能拿下三厢纯电轿车?荣威 i6 MAX EV 这波操作,直接把新能源市场的 “性价比底线” 拉到了新高度。但提到低价纯电,不少人先皱眉头 —— 怕续航虚标、空间挤得慌,毕竟 “便宜没好货” 的固有印象太根深蒂固。
这款车参数表确实能打:400-605km 续航覆盖通勤到短途出游,2715mm 轴距更是碾压同价位小型车,可这些亮眼数字到底是纸面功夫,还是真能落地的实用配置?车主实测口碑里藏着不少关键细节。
接下来咱不搞 “外观内饰报菜名”,就从价格水分、真实体验、选车决策三个维度拆透,帮你看清这 “价格屠夫” 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先拆 “7 万出头” 这个最大噱头 —— 官方标着 9.98 万起售,能做到低价全靠特殊渠道:要么是大客户版(比如网约车批量采购),要么是老款清库车,现款基础版实际到手多在 7-9 万区间,想拿 605km 续航的顶配版,16 万以上还是要的。
不同版本的核心差异得跟大家掰扯清楚:400 基础版到手 7-9 万,NEDC 续航 401km,配置只够日常用,是基础车机加手动座椅;500 尊享版贵点,10-12 万到手,续航提至 502km,还多了 14.3 英寸大屏和全景天幕;600 旗舰版定位最高,16-18 万才能拿下,不仅有 605km 长续航,还带 L2.5 辅助驾驶和 360 度全景影像。
对比同价位的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荣威的优势很明确:2715mm 轴距比海鸥的 2500mm 级多出近 20 厘米,后排坐 175cm 的人膝盖能留两拳空隙,三厢造型还能放得下婴儿车 + 行李箱;但配置上也有取舍 —— 没有星愿的 L2 辅助驾驶,却多了双层隔音玻璃,属于 “把钱花在实用处” 的思路,毕竟对家用用户来说,空间和安静度比自动跟车更刚需。
再看车主实测的 “真体验”,续航是最受争议的点。502km 标定续航的尊享版,市区开空调跑能到 380km 左右,高速 110km/h 巡航就只剩 300km,到了杭州冬天低温,续航直接砍半到 250km,北方车主反馈更明显。这里给个实操建议:南方选磷酸铁锂电池的 400 基础版,性价比高;北方必须上三元锂的 500/600 版,低温性能更稳,而且 30 分钟快充能从 30% 充到 80%,通勤族装个家用桩基本不用慌。
不过参数表没说的 “坑” 也得提:2715mm 轴距看着大,溜背造型却让后排头部空间吃紧,180cm 以上的人坐进去容易碰头;后扭力梁悬挂过减速带时,后排乘客能明显感觉到颠簸,网友调侃 “颠出表情包” 不是夸张。好在优点也实在 ——0.25Cd 的风阻系数加上双层隔音玻璃,高速 120km/h 时车内噪音比海鸥、缤果都小,聊电话不用扯着嗓子。
还有个定心丸,电池质保给了六年或 60 万公里,比不少竞品的 “八年 15 万公里” 看似短,但对家用车来说足够覆盖用车周期,后期换电池的顾虑能少点。当然低价也有隐性减配,比如内饰大面积硬塑、副驾手动调节,这些都是成本控制的必然结果,毕竟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选 7 万级纯电从不是 “捡便宜”,而是找 “对胃口”—— 荣威这车的空间、续航够撑日常,但冬天掉电、过坎颠簸这些实在体验,得坐进去试才知道。毕竟买车是用好几年,省的是钱,别亏了舒服。你觉得这 “屠夫价” 换这些实用配置,到底值不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