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新能源车化身,水陆两栖,燃油车主为何只能干瞪眼?

暴雨把燃油车逼到墙角,新能源车却玩起了"水陆两栖"。上周四川多地红色预警,成都锦江区三小时倒下一百毫米雨水,泸县高县直接变成威尼斯分威。这场突如其来的考试里,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交出了截然不同的答卷。

暴雨中新能源车化身,水陆两栖,燃油车主为何只能干瞪眼?-有驾

积水路面上趴窝的燃油车排成长龙,发动机进水的嘶哑喘息像极了落水者的呼救。反观五菱宏光MINI EV这类小车,慢悠悠从齐腰深的水里趟过去,活像公园里晨练的大爷。电机不需要换气,电池组达到IP67防水等级的设计,让它们能在水里泡半小时照样工作。有车主戏称这是"电动车变潜艇"的魔幻现场,燃油车主只能干瞪眼。

暴雨中新能源车化身,水陆两栖,燃油车主为何只能干瞪眼?-有驾

地下车库成了最残酷的对比试验场。泡水的燃油车像翻了肚皮的鱼,新能源车却还能远程启动空调除湿。更气人的是外放电功能,暴雨导致停电时,有人用车载电源给冰箱续命,连电饭锅都能接上煮饭。成都郊区有位老兄硬是靠这个挺了三十六小时,邻居们端着碗来蹭电的画面,活脱脱现代版"凿壁偷光"。

燃油车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有经验的老司机会说,燃油车涉水时只要不熄火就能闯过去。但问题在于,现在城市内涝越来越不按套路出牌,去年郑州暴雨时,不少车就是在等红灯时被突然上涨的水位困住。新能源车自带的积水监控就像个尽职的哨兵,手机APP随时推送预警,这点确实比靠猜的燃油车强。

暴雨中新能源车化身,水陆两栖,燃油车主为何只能干瞪眼?-有驾

充电桩不足和续航缩水的问题依然存在。有新能源车主吐槽,暴雨天找充电桩就像玩真人版"大家来找茬"。但话说回来,当拖车公司忙着打捞泡水燃油车时,新能源车主至少不用面对发动机大修的单据——那数字往往够买辆新车了。现在二手车市场里,水泡燃油车就像烫手山芋,而防水设计的电动车反而成了香饽饽。

暴雨中新能源车化身,水陆两栖,燃油车主为何只能干瞪眼?-有驾
暴雨中新能源车化身,水陆两栖,燃油车主为何只能干瞪眼?-有驾

这场暴雨像面照妖镜,照出了两种车的真实能耐。燃油车像勤恳的老黄牛,日常表现稳定但怕极端天气;新能源车则像灵活的猴子,有些短板但在特定场合能救命。有位修车师傅说得实在:"现在买车得看地段,住在低洼处的,还是电动车更省心。"

暴雨中新能源车化身,水陆两栖,燃油车主为何只能干瞪眼?-有驾
暴雨中新能源车化身,水陆两栖,燃油车主为何只能干瞪眼?-有驾

天要下雨,车要过水,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