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款比亚迪唐DMI竟然不带随车充电器二十万旗舰车型却没配件,令人疑惑是否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忽略了车主关切

昨天提车的时候忙着办手续,还有验车外观这些,前前后后就晃了大半天,结果一转身,忽然发现一件事:后备箱没打开之前,从来没留意过这个细节。开完门我还记得那个瞬间,手心微微出汗,想着能有什么隐藏东西没到位。今天一想——突然意识到:这次提车居然没带随车充电器!对比起我去年买的某个品牌SUV,那个随车工具箱里总是放着几样,充电器就是其中之一。

我翻了翻那个品牌的说明书,基本都是标配。反观这个比亚迪唐DMI,20万的旗舰,怎么会没有?我心里忍不住嘀咕:是不是这个价格一点都没缩水?或者说,厂家在节省成本上,已经发挥到极致了?

比亚迪这个品牌一路走来,倒是近年来在纯电和插电混动上挺给力。我记得朋友圈里有人吐槽,卖车的会不会在零部件上偷工减料?估算下,随车充电器的出厂成本也就几百块钱,但装在车上,可能只涨一两百,能省出不少利润。结合我这次的体验,差不多样本有限(估算:约3-4成旗舰车都没有),也不算夸张。

最新款比亚迪唐DMI竟然不带随车充电器二十万旗舰车型却没配件,令人疑惑是否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忽略了车主关切-有驾

对比同级别的合资车,基本都是标配。你想想,长途充电怎么办?外放电设备又没在包装里?这玩意儿,不也就是个口袋里放个随车充的逻辑——方便、实用。既然没有这个配件,那车主绕了大半天,充电只能选择公共桩或家用充电机,费事不说,还得自己配备用品。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当时提车的照片,那个大袋子里居然空空如也,没任何配件。那销售说这是配置调整带来的情况,实际操作中我感觉就是偷工减料了。这样一来,疑问就来了:是不是比亚迪打算逼着用户必须用官方的超级充电宝或者官方充电桩?但这合理吗?

我真心不懂,除了省钱之外,他们是不是也考虑到一种潜在风险?比如说车子要是不能对外放电,岂不是等于彻底失去了车载应急能源的优势。可这方面没有明确的配给,似乎也无从考究。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厂家留的空白点太多——这个价格区间,还能不配充电器,就是真舍得让车主自己买单吗?

我问:是不是所有这价位的旗舰车型,不配带个充电器,都算正常?毕竟,很多消费者平时家用电线都在手边,也惯了用便携式充电器。车企是不是也在掂量——没配件,我们是不是还要多掏钱?

最新款比亚迪唐DMI竟然不带随车充电器二十万旗舰车型却没配件,令人疑惑是否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忽略了车主关切-有驾

你说,厂家真的考虑到用户的实际体验了吗?还是和我一样,这只是一场成本控制的戏码?

有人戏言:可能下一步,要不要偷偷把那些充电线藏在地板下,等车主发现再补充?(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问了几位同行的修理工,他们说:这事不奇怪,批量生产时,有些零件确实会考虑裁剪掉,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但问题是,旗舰车的颜值和科技配置涨价了,细节却变得精简…

之前我还在想,20万的价格,能省到这个程度,就挺离谱。巧了,要是没有随车充,也就意味着:你得用公共充电桩,特别是快充。说到快充,我就纳闷,既然没有随车充,那对外放电咋整?难道也不能对外放电了?

这还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买了个插电混动车,结果人家不给你个应急包,算不算缺德?我从朋友那听说,很多年轻人其实不用太在意配置,但这个随车充电器不带,就真让人觉得别扭。

在实际生活中,我还算挺麻烦的:每次充电都得提前规划线路和时间,要是临时没有公共桩,这车就变成了只能用的工具,缺少一点自由感。

最新款比亚迪唐DMI竟然不带随车充电器二十万旗舰车型却没配件,令人疑惑是否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忽略了车主关切-有驾

记得有人调侃:比亚迪的车,价格搞得挺漂亮,可这配置,感觉差了点份量。这批旗舰的豪华感哪里去了?我心里在想,这是不是一个大趋势——用少的策略,逼你用官方充电设施?

讲真,正考虑是不是以后得多准备个备用的充电器,比如挂个快充头在家里,当然这又牵扯到成本问题。20万左右的旗舰SUV,想想二手折旧和整体维护,我算了下:按每年使用区间来看,充电成本其实还挺合理的,估算百公里电费在2到3块钱之间(样本少,估算略有出入),但如果没有随车充,那出门就得考虑多带一块充电线了。

我心里还盘算着:为什么这个旗舰车会缺斤少两?难不成节省到罄尽?或者说,车企未来打算往极简模式走?但又不敢太明说——那样感觉像是在剥夺用户体验。有时候我真觉得,车企的套路都变复杂了,你中招了吗?

有人会说:是不是以后充电要走官方渠道,型号一一对应?但在我看来,这反而限制了车主的自由;再不然,买个第三方充电器会不会影响保修?这点我还没搞懂,感觉厂商和供应链的博弈,真的挺像生活里那些你买的苹果手机,没有充电器,买个第三方的就算坏了吗?那样的套路。

算了,问一句:你觉得没有配件,这是不是厂家在变相剥削?还是说,这只是个套路试水?还是我想多了?

最新款比亚迪唐DMI竟然不带随车充电器二十万旗舰车型却没配件,令人疑惑是否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忽略了车主关切-有驾

我刚刚和一个朋友聊,他说:这事不能光省成本,得考虑用户体验和品牌信誉,不然长远下来,可能真砸了招牌。我同意,不过唉,车企们总爱在看得见的利润上折腾点小伎俩。

说到这朋友还说:要是这款车没有充电器,我是不是得自己再去买一个?那又多出个开销。我想:这个多出的小开销是不是也在某种程度上,暗示未来车市薄利多销的一环?

也有人说:这个配置缩水,或许买车的人都在心里预料之中。但我还得问:你们觉得,缺少配件,哪个环节会最吃亏?我觉得大概率还是用户的便利性和信任感。

有人可能会觉得:车成为工具箱不就像买东西剩铁锅没配锅盖一样根本不合理?但现实中,这差别点就是风向——从人性化到成本控制。

这些微小的细节,似乎可以讲出一个关于行业变革的端倪。你们会为了省几百块钱,接受这样缩水的配置吗?还是说,未来汽车会像电子产品一样越来越精简到只剩核心?

最新款比亚迪唐DMI竟然不带随车充电器二十万旗舰车型却没配件,令人疑惑是否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忽略了车主关切-有驾

等再观察点,看看补贴政策的变动,或者有没有其他奇葩的厂商也跟进。

真心觉得,这事挺有趣的。或许下一次,别让我忽略了后备箱的角落,也许会发现,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玄机——毕竟,这个行业的变化,比手机界还快一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