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江苏省某知名汽车销售集团旗下80家4S店同时宣布关闭,3000多名员工一夜之间失业。这一消息迅速在汽车行业内引发震动,也让很多消费者担忧自己购买的车辆后续服务将无法得到保障。这已经是2025年以来第三起大规模汽车经销商倒闭事件,今年1-7月全国已有超过650家汽车经销店铺关门歇业。
汽车经销商,这个曾经被视为"稳赚不赔"的黄金行业,为何在今年8月迎来如此严峻的生存危机?
回顾十年前的2015年,中国汽车经销商平均利润率保持在8%左右,一家中等规模4S店年利润普遍超过1000万元。而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全国汽车经销商平均利润率已跌至1.2%,大型经销商集团利润率更是首次集体跌破1%。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67.8%的汽车经销商表示"很难维持经营",23.5%的经销商已经处于亏损状态。
造成这一局面的首要因素是新能源汽车销售模式的颠覆性变革。特斯拉2019年引入中国的直销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所采用。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国内56%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厂家直营店或线上直接销售,传统经销商渠道占比不断下滑。直销模式下,车企掌握定价权,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以某国产新能源品牌为例,其直营店销售每台车平均毛利为13800元,而授权经销商仅为2300元。
汽车保有量激增导致的二手车市场爆发,也在蚕食新车销售。2025年上半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量达到1137万辆,同比增长28.4%,而同期新车销量仅增长3.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二手车均价下降15.7%,进一步提高了二手车的性价比,吸引了大量原本计划购买新车的消费者。
网络销售渠道的兴起更是直接撼动了传统4S店模式。汽车电商平台交易额在2025年预计将达到7800亿元,占整体汽车零售市场的22%。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已推出一站式购车服务,消费者可以在家完成选车、贷款、保险等全流程。据调查,82%的90后消费者倾向于通过线上渠道获取汽车信息,63%表示愿意尝试全程线上购车。
4S店高昂的运营成本在当前环境下显得尤为沉重。一家中型4S店的年租金约为500-800万元,人力成本约1000万元,加上各项运营支出,每年固定成本高达2500万元以上。而上半年平均每家4S店月销量不足80台,创下近五年新低。汽车经销商协会数据显示,目前4S店销售一台新车的综合获利已从2020年的5000-8000元降至现在的800-1500元,许多豪华品牌甚至出现单车亏损。
经销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愈发严重。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零售业平均融资成本上升至8.6%,比2024年同期高出1.7个百分点。多家银行已将汽车经销行业列入高风险名单,收紧了信贷政策。某大型汽车经销集团财务总监透露,他们上半年融资成本增加了3800万元,直接吞噬了大部分经营利润。
更为致命的是,车企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持续加大对经销商的压力。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有37%的汽车经销商因无法完成厂家指标而被罚款,罚款金额超过72亿元。某日系品牌甚至要求经销商必须完成厂家分配的库存目标,导致大量4S店资金严重积压在库存车辆上。截至6月底,全国汽车经销商平均库存系数高达2.4,远超警戒线1.5的水平,大量资金沉淀在库存中无法周转。
消费者购车心态的变化同样不容忽视。2025年第二季度的消费者调查显示,70%的购车者会在购车前对比5个以上品牌,83%的人会利用互联网查询最低价格,传统4S店的信息不对称优势已荡然无存。价格透明化导致利润率持续走低,许多4S店不得不依靠售后服务和金融服务来维持生计。
经销商群体的内部分化也在加剧。头部经销商集团凭借规模优势和多元化布局,仍保持盈利能力;而中小经销商则在激烈竞争中日渐式微。2025年上半年,全国前十大汽车经销集团市场份额已达到43%,比2020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正在快速提升。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同样对传统经销商形成冲击。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27%的汽车品牌推出智能展厅,消费者可通过VR技术全方位了解车辆,传统展厅的价值被大幅削弱。同时,车企通过大数据直接掌握用户需求,进一步弱化了经销商的中介角色。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传统汽车经销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业内预计,未来三年内,中国汽车经销网络将缩减30%以上,大量中小经销商将被淘汰或并购。
面对行业寒冬,部分经销商已开始积极转型。有的投资建设专业二手车交易中心,有的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还有的尝试打造汽车生活综合体。某华东地区大型经销集团通过发展汽车金融、保险、租赁等业务,非车销售收入已占总收入的42%,成功实现业务多元化。
政府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稳定汽车市场。7月初,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放宽汽车限购、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等十二项措施。多地政府推出汽车消费补贴,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已落实每辆车3000-5000元不等的消费券,预计将带动300亿元以上的汽车消费。
在这场行业变革中,消费者实际上是最大受益者。车价下降、服务提升、购车便捷度提高,都让购车体验得到显著改善。不过,消费者也需警惕部分经营困难的4S店可能出现的售后服务缩水、诚信问题等风险。
汽车经销行业的这场阵痛,实际上是中国汽车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经销模式升级、行业洗牌整合、服务转型升级,都将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健康、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对于经销商而言,只有积极拥抱变化,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这个汽车消费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你对汽车经销商的未来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购车经历和对汽车销售模式的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