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产销稳中有进:新能源引领增长,技术创新重塑市场格局

在消费需求回暖、政策持续赋能及技术创新加速的多重驱动下,我国整车产销市场呈现 “稳中有进、结构优化” 的良好态势。新能源汽车持续领跑,传统燃油车加速转型,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不仅推动整车产销规模稳步增长,更重塑了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整车产销稳中有进:新能源引领增长,技术创新重塑市场格局-有驾

从整体产销数据来看,2024 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市场表现亮眼。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最新统计,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324.8 万辆和 1323.9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8.8% 和 9.1%,产销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 3.2 和 2.9 个百分点,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1065.2 万辆和 1064.1 万辆,同比增长 10.2% 和 10.5%,成为拉动整体市场增长的核心力量;商用车市场也逐步回暖,产销分别完成 259.6 万辆和 259.8 万辆,同比增长 2.3% 和 2.4%,结束了此前连续多月的负增长态势。

新能源汽车依旧是整车产销市场的 “增长引擎”,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537.8 万辆和 530.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5.6% 和 37.3%,市场渗透率达到 39.9%,较去年同期提升 7.2 个百分点,接近 40% 的关键节点。

从企业表现来看,头部车企持续领跑,比亚迪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78.5 万辆,同比增长 42.2%,其中新款秦 PLUS DM - i、汉 EV 等车型凭借高性价比和长续航优势,单月销量多次突破 5 万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上半年产量超 45 万辆,销量达 44.7 万辆,Model 3 改款车型上市后订单量激增,推动其销量同比增长 18.9%。

除了头部企业,新势力品牌也在细分市场实现突破。理想汽车上半年销量达 37.6 万辆,同比增长 109.3%,旗下 L9、L8 车型在中大型 SUV 市场占据重要份额;蔚来汽车通过换电技术升级和车型矩阵完善,上半年销量达 10.3 万辆,同比增长 30.7%,换电站数量突破 3500 座,进一步提升用户补能便利性。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不仅得益于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更离不开续航里程、充电效率等核心技术的突破,目前主流新能源车型续航里程普遍突破 600 公里,800V 高压快充技术逐步普及,部分车型充电 10 分钟可续航 400 公里,有效缓解了消费者的 “里程焦虑”。

传统燃油车市场则面临 “转型压力与机遇并存” 的局面,车企加速推进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为应对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传统燃油车企纷纷在动力性能、智能化配置等方面加大投入。丰田、本田等合资品牌推出搭载混合动力系统的新款车型,上半年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同比增长 28.5%,其中丰田凯美瑞双擎、本田雅阁锐・混动等车型销量均突破 10 万辆;自主品牌也不甘示弱,长安汽车推出的 UNI - V iDD 混动车型,比亚迪 DM - i 超级混动技术旗下的宋 Pro DM - i 等车型,凭借 “可油可电” 的优势,成为燃油车用户向新能源过渡的重要选择,上半年自主品牌燃油车与混动车型合计销量占比达 52.3%,较去年同期提升 4.1 个百分点。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长城汽车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84.87亿人民币增至约85.59亿人民币;法法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4.44亿人民币增至4.59亿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该公司今年第4次增资。

在出口方面,我国整车出口延续高增长态势,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重要 “供应方”。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达 289.2 万辆,同比增长 26.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 96.8 万辆,同比增长 62.2%,占汽车出口总量的 33.5%。欧洲、东南亚、拉美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上半年我国对欧洲出口汽车 68.5 万辆,同比增长 45.3%,对东南亚出口 52.3 万辆,同比增长 38.6%。比亚迪、上汽、奇瑞等车企纷纷在海外布局生产基地,奇瑞汽车墨西哥工厂于今年 6 月正式投产,预计年产能达 15 万辆,将主要生产新能源车型,进一步降低出口成本,提升当地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成为推动整车产销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智能化、网联化配置逐步成为汽车的 “核心竞争力”。目前,L2 级辅助驾驶系统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达 45.8%,较去年同期提升 12.3 个百分点,部分中高端车型已搭载 L2 + 级辅助驾驶功能,可实现自动变道、自动泊车等复杂操作;车联网功能也成为标配,90% 以上的新上市车型支持语音交互、远程控制、在线导航等功能,华为、百度等科技企业与车企的深度合作,推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快速落地,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用户体验。

然而,整车产销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充电基础设施分布不均等问题仍需解决;传统燃油车转型过程中,部分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品竞争力有待提升;此外,全球贸易摩擦加剧,部分国家出台的汽车进口关税政策和技术壁垒,也给我国汽车出口带来一定压力。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电池原材料产业链的扶持力度,稳定原材料价格;车企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传统燃油车向混动化、智能化转型,同时加强海外市场调研,积极应对贸易壁垒;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推动芯片、电池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展望未来,随着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技术创新不断深入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整车产销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智能化、网联化将成为汽车产业的核心发展方向,传统燃油车也将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差异化竞争,我国汽车产业将逐步向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为全球汽车市场发展贡献更多 “中国力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