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结束的成都国际车展,可以说是结结实实地火了一把。
咱们普通人可能对车展的印象还停留在看看新车、领点小礼品,但这次成都车展的数据一出来,着实让很多人吃了一惊。
短短十天时间,展会吸引了超过九十一万人次前去参观,现场直接订出去了三万三千七百多台车,总成交金额高达五十七亿多。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超过三千三百台新车被买走,每一分钟都有两台以上的车找到了新主人。
这不仅仅是一场成功的展会,更像是一个缩影,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现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尤其是我们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和选择,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场盛会的主角,已经变成了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
过去我们逛车展,可能更多是冲着那些合资品牌或者进口豪华品牌去的,国产车展台相对来说人气没那么旺。
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在成都,像比亚迪、长安、奇瑞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人家直接是“包下”了整个展馆来展示自己的产品。
这种“包馆”的做法,可不只是有钱任性,它传递出的是一种强大的自信心。
这说明他们的产品线已经非常丰富,从几万块的家用车到几十万的高端车,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各种类型应有尽有,足以撑起一个巨大的展馆,让消费者一次性看个够、选个够。
这种规模和气势,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也直接反映出我们自主品牌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国产品牌不再是简单地模仿或者拼价格了,它们开始在技术上,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引领潮流。
比如这次车展上,华为带着它的“鸿蒙智行”系列车型集体亮相,什么问界、智界等等,阵仗非常大。
很多人可能觉得,华为不是做手机的吗,怎么也来造车了?
其实这恰恰点出了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现在的汽车,已经越来越像一个装了四个轮子的大号智能手机。
大家买车,除了关心动力、空间这些传统的东西,也越来越在意车里的那块大屏幕好不好用,导航聪不聪明,语音控制灵不灵敏,能不能像玩手机一样在车里听歌、看视频。
我们的自主品牌,比如小鹏、极氪、智己这些,就把智能化当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它们推出的新车,都在大力宣传自己的智能座舱和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让开车变得更轻松、更安全、也更有趣。
这股从电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变,正是中国品牌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这次车展卖出去的所有乘用车里,中国自主品牌的销量占比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八。
这是一个非常有分量的数字,它意味着在成都这个全国汽车消费的风向标城市,我们自己的品牌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赢得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同时,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也超过了百分之四十五,也就是说,差不多每卖出两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
这说明绿色、环保、低使用成本的新能源汽车,已经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一种主流选择。
面对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国际品牌和合资品牌,也不得不放下身段,积极地做出改变。
他们现在非常清楚,如果还按照以前的老思路来造车,肯定会被市场淘汰。
所以,我们看到他们都在拼命地搞“本土化”。
什么叫本土化?
说白了,就是开始认真研究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
比如,他们发现中国人特别喜欢车内空间大,尤其是后排要宽敞,那他们就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加长版的车型;他们发现中国人喜欢科技感,喜欢功能丰富的大屏幕,那他们就在新车里把屏幕越做越大,车机系统也专门为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优化。
无论是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豪华品牌,还是大众、丰田、日产这些主流的合资品牌,这次在成都车展上都拿出了自己最新的产品和技术。
豪华品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纯电动车型,想要在新能源这个新赛道上分一杯羹。
而主流合资品牌则采取了更务实的策略,一边继续卖着他们销量很好的燃油车,一边也积极地推出混动和纯电车型,两条腿走路,尽可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积极应变的态度,说明他们对中国市场高度重视,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品牌的崛起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而这种充分的竞争,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它能促使所有车企拿出更好的产品和更实惠的价格。
当然,一场车展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光有好的汽车产品还不够,还需要有好的服务和政策支持。
成都市这次就做得非常到位。
为了鼓励大家消费,政府推出了好几轮购车补贴政策,直接给消费者发“红包”,让大家买车能省下实实在在的钱。
同时,在车展现场,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购车一体化服务专区”。
这个专区的作用非常大,它把买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麻烦事都集中到了一起解决。
你在这里不仅能详细了解到各种补贴政策,还能直接办理银行贷款、购买汽车保险,甚至连上牌的一些手续都能在这里咨询办理。
这种“一站式”的服务,极大地简化了购车流程,让消费者感觉买车就像在商场里买东西一样方便省心,自然也就更愿意下单了。
除此之外,这次成都车展还玩出了新花样,它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汽车买卖市场,而是和整个城市的文化、旅游、商业活动都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车展本身成了一个吸引人流的超级IP,很多人可能不只是为了买车而来,也是把它当作一个旅游项目,来感受一下汽车文化的氛围,顺便在成都吃吃喝喝、逛逛街。
这样一来,车展带来的巨大客流,就不仅仅是惠及了汽车行业,也带动了整个城市的餐饮、住宿、零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一场展会,全城受益”的效果。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成都作为“中国汽车消费第一城”的深厚底蕴和市场活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