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港股上市,东风股权分派,华为智驾亮相

岚图汽车港股上市的风声,如同夏夜突现的一声惊雷,划破了新能源车市略显平静的天际。

这条消息,说起来真有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味道——大家都看到新能源光环下,一家又一家车企轮番登陆资本市场;但武汉,这片曾因传统制造业扬名的土地,终于捧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支新能源上市“独角兽”,谁不说一句“久违的惊喜”呢?

问题来了,岚图这步棋,图的究竟是什么?

东风集团股份大手一挥,搬出了“股权分派+吸收合并”这一套操作,是在抬高岚图的身价,还是在给自己解个套?

别急,咱一点点剥开这个谜团,看看局中人打的什么主意。

肩披“首家中部新能源上市企业”的光环,岚图汽车这回可谓风头正劲。

倘若把时间拉回到几年前,谁能想到武汉能跑出一家新能源车企,交付量还蹭蹭上涨?

再看看东风集团股份的近况,日子确实不算滋润,行业大势变了,资本更是挑剔——业绩增长乏力,市值趴在地上不肯起来,H股基本失去了筹资的光环。

岚图港股上市,东风股权分派,华为智驾亮相-有驾

一句话,道路越来越窄,不“腾笼换鸟”还真不见得有好日子。

但“股权分派+吸收合并”配上私有化退市,一口气整两大动作——这事没点战略眼光,还真干不出来。

岚图港股上市,东风股权分派,华为智驾亮相-有驾

到底是“断臂求生”,还是蓄势爆发?

想明白这茬,得先盯好这场大拆大建里的利益分布,以及背后谁是真正的赢家。

先聚焦一下资本玩法——东风集团股份把自己手上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比例分给手下股东。

这就像一家大饭店发年终奖,不发红包,发股份。

相比一把现金,这等于把未来做大蛋糕的希望押给了岚图本身。

分完股份,还没完,东风汽车的全资子公司再一出马,把控股权悉数收入囊中,剩下的小股东收点分红当安慰。

一纸公告,写尽了资源置换背后的精妙算计。

不过话说回来,玩得再潇洒,市场怎么看还得拭目以待。

当前东风集团停牌,股价卡在5.97港元,冷冷清清的样子透着几分市值焦虑——本轮操作,直接收拾掉抬头难的旧平台,把新势力推出来溜溜。

这一招,妥妥的资本版“鲶鱼效应”。

说到底,岚图这回上市,除了刺激下市场热情,还真带着点“搅局者”的味道。

东风集团的业绩数据、车系口碑都说明——传统路线已疲软,无非剩点“底子硬”的念想,可惜资本市场这条路子,早已为新能源玩家点上一盏新明灯。

岚图,作为代表作,其实肩上顶的是东风向新、向上的全部压力和渴望。

岚图港股上市,东风股权分派,华为智驾亮相-有驾

新一轮分派、私有化、入驻港股,像不像一场“断舍离”版的转型升级?

扔掉拉后腿的壳,给岚图背上冲锋号。

再不出手,拖下去,大家都明白只是慢性消耗。

讲真,现在新能源的市场格斗早不讲江湖义气,各家都拉着科技创新、智能驾驶、生态联盟当“腿腕”,看谁能最后一棒冲到终点就赢。

回头看看岚图那份2024的成绩单,交付量涨至85,697台,还厚积薄发,稳稳突破月销万台的门槛。

再加上最新的岚图知音甫一亮相,立马扛起了“华为系首款家用纯电SUV”大旗,两家联手技术开发13个月,搭载四代ADS智驾和新一代鸿蒙座舱,这一波骚操作,直接就把舞台的灯光打在了岚图身上。

不吹不黑,能和特斯拉Model Y、小米YU7同台亮剑,也足够真刀真枪了。

幕后故事其实更带感。

2022年底,岚图A轮融资引来近50亿真金白银,国资、央企、民营资本捧场,连“国家队”都下场买票加持,说明啥?

这可不是空喊口号的戏码,人家看好岚图,是奔着产业协同和国资混改的大势去下注,资本的取向,已经明摆着倒向了新赛道,传统东风非得靠岚图扳回来一局。

至于股东分布,那也是一水的金融大玩家和本地产业资本集合体。

这回拳头都砸岚图身上了,窟窿大、期待也高。

岚图港股上市,东风股权分派,华为智驾亮相-有驾

但话说回来,资本汇聚,分蛋糕的心思也绝不单纯。

控股的控股,分红的分红,未来要是岚图真能乘风破浪,大家还不都想捞上一把。

游戏扳到这里,东风依旧是最大股东,控股权牢牢握住。

至于H股股东分着走,剩余的权益继续装进自家口袋。

就算上市环境变天,本老东家也不会失控。

讲到东风和岚图、还有华为的“小两口”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彩蛋环节。

数次强调“开放,共赢”、“保持平台化”和“技术模块化”,你一看便知,现在汽车圈讲求的就是“组队闯关”。

全凭一家玩通吃早就成了过去式。

岚图既要兼容华为的黑科技,又要自己琢磨自研路线,活脱脱一个“全能型打工人”。

就冲这点,给资本市场交卷,才算货真价实。

蒋焘那句“快速迭代得靠自己”,说白了是怕被技术锁脖子,竞赛吃亏。

前有比亚迪插混全国铺开,后有小米、零跑等搅局,有点硬实力不上真不行。

你要说新能源行业卷不卷,这都不用问,光看那几家上市公司交替表演就知道了。

这回岚图港股上市真正打破了中部城市新能源汽车零的尴尬——不再是给南北大市做陪衬,独角兽在武汉也能“秀肌肉”。

背后还有整个武汉经开区押注的产业基金,地方政府看中的,就是这个“让科技≠高冷”的新趋势。

通过资本增血,就是要加速本土产业转型、吸虹更多资源和人才。

要说一句,湖北地区的新能源造车版图,这回算是有了重要拼图。

不过,冷静点看,这场资本游戏,未必都是阳光灿烂。

岚图上一站融资浪潮虽猛,可烧钱速度、盈利压力、市场格局这三道坎摆在眼前,未来并不保险。

新能源市场透支预期已成常态,“上市≠成功”,偷换概念容易,但稳扎稳打的内功、产品硬件、用户口碑这些才是长远逻辑。

谁能忘记曾经风光一时的威马、赛麟,最后都成了历史注脚。

资本可以捧一夜,用户能不能陪十年,那还真不好说。

未来要是真成了“狼多肉少”、“资金见底”,岚图能否顶住智能驾驶、能效比、用户服务等全方位考验,才是决定命运的焦点。

目前市场上,智能座舱、智驾体验成王,华为赋能固然厚道,但同质化卷到极点,还得看产品有没有深水里的硬功夫。

一轮轮波动之后,比拼的已不仅仅是交付量表面数字,而是用户粘性的“回头客”与品牌溢价。

岚图港股上市,东风股权分派,华为智驾亮相-有驾

行百步者半九十,这路怎么走,谁也没水晶球。

不怕说直白点,现在新能源车市的牌桌上,没有永远的赢家。

东风集团这回“断臂转身”,甩掉包袱专注优质资产,为自己争一条命路。

岚图能否在港股市场里杀出重围,重塑品牌溢价、拉高市值,成为武汉甚至全国高端新能源的下一个旗帜,这一切,都得时间和市场说了算。

总的来说,岚图汽车港股上市,不仅仅是股价上的一场博弈,更是中国汽车行业新老交替、区域经济换挡的一次缩影。

岚图港股上市,东风股权分派,华为智驾亮相-有驾

有梦想,有资本,也有隐忧,成败之间,戏码正开场。

各位看官,你们咋看这场风云变幻,是新势力的突破口还是又一波资本热点?

你心里的“年度车型”,能不能容得下武汉跑出来的岚图一席?

欢迎来聊聊你的看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