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混动进化史:第五代凭何称王?第六代为何迟到?真相颠覆认知

丰田最近摊牌了:第六代混动系统至少得等到2030年。

这事儿挺有意思,要知道现在满大街跑的丰田混动车,用的还是第五代技术。

有人可能要问,这第五代混动到底有什么门道?

丰田混动进化史:第五代凭何称王?第六代为何迟到?真相颠覆认知-有驾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个事。

先看组数据。

去年丰田卖的车里,十辆有四辆是混动。

这个数字比前年涨了一成,说明老百姓用钱包投票,对混动车是真爱。

丰田这套混动系统,从1997年第一代普锐斯开始,到现在已经折腾了二十多年,愣是把一个当时没人看好的技术,做成了吃饭的家伙。

丰田混动进化史:第五代凭何称王?第六代为何迟到?真相颠覆认知-有驾

第一代混动系统面世时,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个花架子。

结果丰田硬是靠着一股轴劲儿,把油耗从30公里每升,一路干到了40公里每升。

这中间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技术宅的逆袭史。

2003年第二代系统出来时,最大的突破是能让车纯电行驶。

当时很多人觉得混动车就是个过渡产品,没想到丰田愣是把过渡期过成了主战场。

丰田混动进化史:第五代凭何称王?第六代为何迟到?真相颠覆认知-有驾

到第三代时,发动机从1.5升换成1.8升,油耗反而更低了。

这里头的门道在于,他们给电动机装了个减速齿轮,就像给自行车装了变速器,骑起来更省劲儿。

2015年第四代系统亮相时,丰田的工程师们玩了个更绝的。

他们把行星齿轮换成了平行轴,整个系统短了将近五厘米。

可别小看这几厘米,在汽车设计里,一寸短一寸强。

丰田混动进化史:第五代凭何称王?第六代为何迟到?真相颠覆认知-有驾

这代系统最厉害的是热效率干到了40%,相当于每加十块钱油,能多跑两公里。

现在用的第五代系统,可以说是集大成之作。

发动机用上了阿特金森循环,热效率提到41%。

电池从镍氢换成锂电,体积小了四分之一。

最绝的是那个动力控制单元,损耗降了16%。

丰田混动进化史:第五代凭何称王?第六代为何迟到?真相颠覆认知-有驾

这些数字看着枯燥,但反映到日常用车就是:加满一箱油,能从北京跑到济南。

有意思的是,丰田在第五代系统上玩了个双轨制。

要省油就用1.8升发动机,要动力就上2.0升。

这个思路很务实,毕竟有人开车图省钱,有人图爽快。

2.0升版本的系统输出比上一代高了六成,但油耗却没涨,这手操作确实漂亮。

丰田混动进化史:第五代凭何称王?第六代为何迟到?真相颠覆认知-有驾

四驱系统也升级了。

后轮电机不仅起步时出力,跑起来也能帮忙。

这个设计让混动车开起来更像传统燃油车,不会让人觉得是在开个电动玩具。

丰田这点很聪明,知道改变用户习惯比登天还难,所以让技术去适应人,而不是让人适应技术。

说到电池,丰田的路线有点特别。

丰田混动进化史:第五代凭何称王?第六代为何迟到?真相颠覆认知-有驾

别人都在搞锂电池,他们还在折腾镍氢电池。

倒不是技术落后,而是看准了混动车不需要太大电池。

他们把镍氢电池做成了双极结构,体积小了,充电更快。

这种实用主义的思路,在汽车行业里确实少见。

现在的问题是,第五代系统要用到2030年,意味着未来六年不会有大的技术革新。

丰田混动进化史:第五代凭何称王?第六代为何迟到?真相颠覆认知-有驾

有人觉得丰田保守,我倒觉得这是老成持重。

汽车不是手机,不能年年换花样。

一套成熟可靠的技术,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概念更重要。

丰田混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就像广东人煲汤——火候到了自然香。

从第一代到第五代,每次升级都是小步快跑,没有惊天动地的突破,但累积起来就是质的飞跃。

这种渐进式创新,看似笨拙,实则大巧若拙。

最后说句实在话,在电动车还没完全成熟的当下,丰田这套混动系统,可能才是最适合普通老百姓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