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其中时速25km/h的限速规定成为关注焦点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车商和骑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车商而言,新国标带来了诸多挑战。新国标不仅引入了“超速断电”机制,还要求生产端禁止预留控制器、限速器等关键部件的改装接口 。这使得车商需要对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行调整,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研发难度。一些中小厂商由于资金和技术有限,甚至全面下调产能,观望市场反应 。同时,新国标实施后,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有三个月“宽限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但车商们面临着库存压力,需要在过渡期内尽快清理旧国标车型。此外,消费者对限速25km/h的新国标车接受度存在差异,部分消费者仍倾向于速度更快的旧国标车,这也给车商的销售带来了一定困难。
而对于骑手来说,新国标的影响更为直接。外卖骑手陈先生坦言,如果真按25公里/小时送餐,接单量会下降40%左右 。一些骑手担心,随着新国标执行日趋严格,一定时间内的送单量会变少,如果订单的单价不变,就会影响整体收入 。尽管美团宣布将在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超时罚款,减轻了骑手的部分压力,但速度的降低仍会导致送单效率下降,进而影响收入 。为了提高送单效率,部分骑手可能会选择违规改装车辆,但这也面临着被交警处罚的风险 。
“史上最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对车商和骑手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车商需要适应新的生产标准,调整经营策略;骑手则需要在遵守规定的前提下,寻找新的方式来维持收入。随着新国标的持续实施,其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及相关从业者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显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