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碟刹制动器常见故障与保养方法解析
碟刹制动器是现代车辆中常见的制动系统之一,其性能稳定且制动效果良好。然而,长时间使用或不当操作可能导致一些常见故障。本文将深入探讨碟刹制动器的常见故障及其相应的保养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这一关键的安全部件。
2. 制动器盘更换标准
当制动盘厚度磨损达到2mm,或者用手触摸时感觉制动盘上存在明显的划痕,且划痕深浅不一,此时应考虑更换制动盘。
3. 制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响问题
a、在新车阶段或更换了新的摩擦片或制动盘(鼓)后,在磨合期行驶时制动产生“吱”的异响,这通常是因为制动盘(鼓)表面粗糙度过高或摩擦片表面有缺陷所致。这种异响通常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会自然消失,无需更换任何部件。
b、车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在正常行驶时制动出现“叽”的异响,这可能是由于摩擦片与制动盘(鼓)之间进入了飞尘或异物。此时,清理这些飞尘和异物后,异响可能会得到解决。
c、在紧急制动或高温制动时出现“叽”的异响,若制动距离符合预期,则可能是制动片与制动盘(鼓)材质偏硬或存在硬点。这种情况下,需要逐一更换摩擦片或制动盘(鼓)以消除异响。若制动距离偏长,则可能是摩擦片热衰退不良,制动力不足导致异响,此时应更换摩擦片。
4. 制动时卡钳不回位的问题
当踩下制动踏板时,如果感觉踏板既高又硬,或者完全没有自由行程,导致汽车起步困难或行驶时费力,这可能是制动卡钳不回位的问题。故障现象包括踩刹车时踏板无升高且无阻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检查制动液是否充足,制动分泵、管路及接头处是否有漏油现象,同时也要查看总泵和分泵的零部件是否完好无损,以及回油孔的位置是否调节得当,是否存在堵塞情况。对于发现问题的部件,应进行相应的更换或调整。
5. 制动器的日常保养
制动器是汽车安全性能的关键部件,因此其日常保养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制动器的性能稳定和寿命延长,我们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保养。这包括清洁制动器表面,检查制动液是否充足,以及查看制动分泵、管路和接头处是否有漏油现象。同时,还要注意检查总泵和分泵的零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回油孔是否畅通无阻。通过这些日常保养措施,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制动器的安全可靠。
1、制动盘与制动蹄块的磨损情况应定期检查,注意表面是否有凹痕或破损。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以确保制动效果最佳。更换后,制动盘与制动蹄块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2、制动液的检查与更换同样重要。清洁且高质量的制动液是刹车系统良好运作的基础。建议每月定期检查制动液面高度,若发现持续显著下降,应及时到服务中心进行检查。此外,制动液纯度要求严格,若被杂质污染或混入空气,将严重影响制动效果。若发现制动液污染,应彻底放空并冲洗整个系统,随后用新液灌满主油缸。
3、若制动液缺失,仪表会发出报警指示灯。此时,应立即添加型号为DOT3的制动液,并注意不可混用。
4、在梅雨季节或洗车后,因制动器周边环境潮湿,可能导致刹车距离变长,增加行驶风险。建议在正常行驶半公里左右,多次轻踩制动踏板,利用摩擦产生的热量蒸发水分,直至刹车性能恢复满意状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