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说比亚迪在欧洲卖爆了,尤其是在BBA的老家德国,销量数字好看到让特斯拉都开始怀疑人生。
我第一反应不是“国货之光牛逼”,而是“坏了菜了,不装了,摊牌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国内已经卷到连桌子都快保不住了,王传福老师必须带着兄弟们出去,把别人家的桌子给掀了。这不是商业出海,这是诺曼底登陆,这是闪电战,唯一的目的就是告诉欧洲那些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老钱”们:
时代变了,大人。
过去我们总觉得,全球市场,尤其是欧洲,那是BBA的地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它的发动机吗?是它的变速箱吗?都不是,是那个三叉星徽。这玩意儿是一种玄学,一种信仰,买奔驰的人不是在买一辆车,是在买一种“我混得还行”的社会身份证明。就像果粉买苹果,根本不关心你那Type-C接口是不是比安卓慢了八百年,他们要的就是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logo。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你看,过去我们的车出海,总有点唯唯诺诺,生怕一不小心就冒犯了当地的“神”。但比亚迪这次不一样,它不是去朝圣的,它是去踢馆的。直接把价格战的狼烟,烧到了莱茵河畔。
凭什么?凭的就是它那套“不讲武德”的打法。
很多车企,尤其是新势力,他们的商业模式像什么?像是在开一家精致的米其林餐厅,从食材到摆盘,处处讲究,目标是服务好那一小撮愿意花大价钱的客户。而比亚迪的模式,是直接在你餐厅对面开了一家自助火锅,不仅菜品是你三倍多,价格还只有你的一半,饮料随便喝,冰淇淋随便挖。
你跟它讲格调,它跟你讲管饱。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得更好看,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只能来我这儿吃火锅。
比亚迪的第一个大杀器,就是它的全产业链。这词儿听着特官方,特无聊,对吧?我给你翻译一下。这玩意儿不是什么“安全垫”,这是一块“压缩毛巾”。平时你看不出它有啥用,一旦到了海外市场这个大澡盆里,沾水就疯狂膨胀,瞬间给你整出个全套供应链,从电池、电机、电控到车机屏幕上的那块破玻璃,全都是自己家的。
当别的车企因为上游一个芯片厂打个喷嚏,就得全线停产,哭着喊着求供应商爸爸给点货的时候,比亚迪在自己后院就能凑齐一辆车。这就叫“金钟罩铁布衫”,你打我一拳,疼的是你自己的手。原材料涨价?我自己消化。别人缺电池?我不仅不缺,我还能卖给你,顺便赚你一笔。就问你怕不怕?
这在和平时期可能看不出优势,但在今天这个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能自己造“子弹”的,就是比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买“子弹”的要硬气。硬气,就是能掀桌子的底气。
第二个杀器,叫“看人下菜碟”。
很多人吹比亚迪的技术,什么刀片电池,DMI混动,听得人云里雾里。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根本不关心你那电池能量密度是高了3%还是5%,我只关心两件事:第一,它会不会把我送走;第二,它能不能让我少花钱。
比亚迪就悟透了这一点。它去欧洲,欧洲人最怕死,人均“安全焦虑症晚期”,那它就玩命宣传刀片电池。天天给你表演针刺实验,把电池戳成马蜂窝它都不着火。欧洲老铁一看,卧槽,这个安全,这个666。
它去东南亚,那边油价贵得跟抢钱似的,老百姓开车跟计算器按冒烟一样算油耗。比亚迪就推DMI混动,告诉你我这车一箱油能跑一千多公里,市区通勤还能纯电,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这谁顶得住?
这不叫技术崇拜,这叫民粹解构。把所有高大上的技术名词,翻译成老百姓最关心的“安全”和“省钱”。我之前就说过,未来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因为只有当技术能解决“老大爷躺得快不快”这种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时,它才算真的成熟了。比亚迪现在的路子,就是这个味儿。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一个道理?技术最终是服务于人的,而不是服务于工程师的PPT。
当然,光有这两样还不够。比亚迪在海外搞本土化建厂,这招更狠。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在你家厨房开始炒菜了。在巴西建厂,在匈牙利建厂,直接把关税壁垒给你干没了,用当地的工人,造卖给当地人的车。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欧洲那些传统车企巨头直接就傻了。他们活在一个体面的世界里太久了,习惯了绅士般的对决,突然冲进来一个拿着两把西瓜刀的疯子,上来就喊“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谁见过啊?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我必须承认,比亚迪的全球突围,给所有中国品牌上了一课。这一课的核心不是关于技术,不是关于营销,而是关于“心态”。
当你在一个存量市场里,发现所有人都在慢悠悠地切蛋糕时,你最好的选择不是去抢那一小块,而是直接宣布“游戏结束,现在开始吃鸡”。
所以,比亚迪的成功秘诀到底是什么?是王传福老师终于开窍了,他悟了,他颠了。他发现,在汽车这个修罗场里,最牛逼的不是技术,不是品牌,而是成本。只要你的成本能做到极致,你就可以发动一场“灭国之战”,把所有对手都拉到和你一个水平线,然后用你丰富的经验打败他们。
这帮欧洲老牌车企,就该被狠狠地抽一顿!
说到底,什么欧洲市场的品牌忠诚度,什么BBA的百年荣光,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就像一张纸,一捅就破。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也觉得德国车天下第一,开起来跟坦克似的。现在呢?现在我只觉得,花那个冤枉钱的人,脑子多少沾点“品牌玄学”。
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你的铠甲多华丽,而是你的血条有多厚,你的蓝包有多少。比亚迪,就是那个揣着一兜子“大红瓶”和“大蓝瓶”冲进战场的“雷电法王”。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比亚迪选择直接把别人的“泉水”给爆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