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汽车爱好者对新能源汽车持保留态度,主要原因是担忧其续航能力。宣传册上标称的续航里程常常含有夸大成分,尤其在冬季,实际续航更是大幅下降,几乎变成了车主的负担。
电动车冬季续航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中汽研曾就特斯拉、哪吒、蔚来、小鹏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冬季续航测试。结果显示,在寒冷环境下,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普遍减少约40%,相当于打了六折。
新能源冬季测试
具体来说,一款原本能续航400公里的车,在冬天可能只能跑240公里;而原本300公里的续航,则降至180公里。同时,电池充电速度也明显减慢。那么,为何在同样的条件下,电动车的续航性能会如此大幅下降呢?
这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
电动车续航解析
首先,冬季电池活性降低。目前新能源电动车使用的电池种类繁多,但从结构上来看,都包含正极、负极和电解液。电池的化学反应依赖电解液,而在低温环境下,电解液活性减弱,导致产生的电量减少,从而影响续航。
电池结构
这个道理与初中化学实验中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似。低温时反应慢,高温时反应剧烈。
化学反应与温度
在极端低温下,电解液甚至可能变得粘稠或冻结,阻碍锂离子的运动,导致电池无法产生电量,进而影响车辆启动。不过,这种情况非常罕见,通常只在零下五六十度时发生。
极端低温影响
一般来说,当温度低于10℃时,电池性能开始受影响,但司机可能感觉不明显。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影响变得显著。若温度低至零下20℃,电动车的出行将变得非常困难。
其次,冬季使用空调对电动车续航影响显著。与燃油车不同,电动车开启空调会大量消耗电量。
电动车与空调
燃油车利用发动机余热为车厢供暖,几乎不额外消耗能量。而电动车的空调系统,尤其是PTC供暖方式,通过电力加热电热丝来供暖,从而大幅消耗电池电量。
PTC供暖原理
因此,由于上述两个主要原因,新能源电动车在冬季的续航能力会大幅下降。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比亚迪的热泵供暖系统以及固态电池的研发,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
新能源技术进步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还为其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提供了保障。虽然固态电池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其巨大的潜力已让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充满期待。
固态电池的研发
可以想象,当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时,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将大幅提升,甚至可能达到燃油车的水平。这将彻底改变人们对电动车的认知,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那么,你认为这一天何时会到来?我们离新能源汽车全面普及的时代还远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