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奥迪Q6 e-tron和宝马新ix3之后,奔驰新GELV虽亮相但仍缺乏中国味成为中国消费者期待的本土化纯电标杆

当年我第一次坐上纯电车,手感还不惯。开着开着,我发现很快能辨认出消费转型这三个字——你得看足够多的车,才能明白这个市场的小逻辑。

比如刚才我试了试奔驰新 GLC EV,坐在车里,迎面而来的那股豪华感,不是奢侈那回事,而是一种看得到的高端。但转念一想,这一股豪华感是不是还挺外来味的?国内用户其实挺敏感,同样30万,油车时还能接受国产味浓一些,但纯电要门槛低,不能有挂着进口车标,价格偏高,体验又不贴地的感觉。

继奥迪Q6 e-tron和宝马新ix3之后,奔驰新GELV虽亮相但仍缺乏中国味成为中国消费者期待的本土化纯电标杆-有驾

我和销售聊了几句,他笑着说:你看这车,设计还挺奔驰味,只要配置标准能让人觉得值,其实跟你们脑袋里想的那点临时瓜子油差不了多远。这算是一句旁白?其实我心里知道——供应链那点事,按生活比喻,像一家餐馆,原材料的稳定和价格,直接决定到手的菜品有多鲜。

你们知道么?奔驰底盘的技术,基本上是从S级传下来的。一比一搬到小车上,效果真不错。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空气悬挂系列的调校,几乎是奔驰的高端拿手,其实未来国内也会逐步引进,但你说,家门口的打理是不是也非标设计?(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在想,如果没有差异化,纯粹靠价格拼命杀,真能变爆款么?

回头看国内市场,很多人其实挺嫌麻烦。我就记得我一个朋友看了看这个车,说:20万以内都能买到,为什么还得舍近求远,选这个贵的? 很明显,价格是关键点。你看,现在都在说:只要低于特斯拉,基本就有爆款潜质。放眼整个市场,20到30万的区间,就像个刚刚好的尺寸。

继奥迪Q6 e-tron和宝马新ix3之后,奔驰新GELV虽亮相但仍缺乏中国味成为中国消费者期待的本土化纯电标杆-有驾

但问题来了。你会发现,奔驰虽然用800V平台,换电只要10分钟,续航到713公里(估算/体感),这数据倒挺漂亮。配置上就挂了个遗憾——没有激光雷达。这厂商不是都说集体退出了?可奔驰坚持用变速箱,还在操控感上造势。你不觉得怪怪的?反正我觉得,这就像华为智驾那样,技术提前铺,但没卖出没牵引点,还是得看价格牌。

我就疑惑,刚才还遇到个修理工,他看了眼车:这车,变速箱还在,挺稀奇。我一愣:变速箱还活跃在纯电车型?我心里暗笑——奔驰的集体退出电动车,是不是意味着技术和成本的硬折让?但你说,谁还不想免费吃个优惠牛排?尤其是20万出头的价格加持。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国内用户的本土化,还缺一种归属感。这个归属感,不是装饰豪华就能搞定的。就像国产车贴了个国产标就觉得土豪感增强,但奔驰的中国味几乎就是外来味。这点让我琢磨:要真满足国内市场,研发要更贴心,要有本地供应链,否则只靠价格拼拼搏的人气,难免会出局。

继奥迪Q6 e-tron和宝马新ix3之后,奔驰新GELV虽亮相但仍缺乏中国味成为中国消费者期待的本土化纯电标杆-有驾

你们会不会觉得,这个全球化战略,到底靠不靠谱?假如价格能拉到20万,你说会不会砸雷似的爆?其实我猜测,也许奔驰自己都没敢想那么低端(不确定),只是出于成本控制吧?但我觉得,市场的空白是希望——是真正由中国团队设计,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未来。否则,还是那句话——一味全球化,终究像是翻译过的国产片,味道总差那么点。

不禁想问:如果你觉得一台车,30万左右还不够亲民,那是不是爆款的定义本身就错了?毕竟,低于特斯拉的价格策略,只是卖第一步。最终还要看——人是不是愿意掏钱,愿意接受本土化程度够不够。像那个修理工说:这车很豪华,但价格不够给力。我心想:你想,让它爆,是不是还得政府补贴、免征购置税这些补助+价格,才能真火?

我反复琢磨,或许这就是个市场偏方——稳定的供应链+合理的价格+有趣的黑科技——才能让车变成爆款。但这个黑科技是不是越普及越好?是不是换个角度,消费者真正关注的,是平时用着省心,价格能打折。反正我觉得爆款不光看硬指标,还得看感受。你会不会觉得——这就像早期华为手机,硬件就差一点,但价格感就能赚到人心。

继奥迪Q6 e-tron和宝马新ix3之后,奔驰新GELV虽亮相但仍缺乏中国味成为中国消费者期待的本土化纯电标杆-有驾

临场小计算:假设一天跑客户30公里(交通堵塞情况下,估算油车百公里8升油,电车大概15kWh/百公里),现在电价0.6元/度,7元一升。油车日耗能:0.830/100=2.4升,成本大概17元。电车:150.6=9元。差不多其实节省不多,但有个感知差,灯不一样,改造也排场。大概续航足够了,成本损耗还是关键。

你是不是也觉得,真正的爆款其实是那种你看得到生活的实用性,而不是只靠好看或者高端牌?这也是我时不时想问:未来的电动车,是不是追求本土化+价格,才是最终王道?而奔驰,把这些弯路和拼余地都走完,可能还要再等市场的反应。

可见,所有的技术和设计,都逃不过价格和市场心理这两个硬币的两面。你说,奔驰未来会不会考虑得更接地气?还是说,他们更愿意坚持豪华感这条路?好了,下一次我想细聊那个底盘技术,再搞懂奔驰从S级搬到小砌的那点事情。

继奥迪Q6 e-tron和宝马新ix3之后,奔驰新GELV虽亮相但仍缺乏中国味成为中国消费者期待的本土化纯电标杆-有驾

但我还是想问——你的感受是,更喜欢科技感爆棚,还是用着值的那一款?这中间,可能就差一条价格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