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7Ultra首次OTA升级,VLA功能上线,智能驾驶再进化

最近,很多开小鹏G7 Ultra的车主都收到了一次重要的系统升级推送,这次升级的核心,是一个叫做“VLA”的新技术。

可能很多人听着这个英文缩写有点懵,但它背后代表的,是咱们现在车上的智能驾驶系统,正在经历一次从“死记硬背”到“真正会思考”的巨大转变。

这件事值得咱们好好聊一聊,因为它关系到未来我们开车的方式,以及我们对智能汽车的看法。

小鹏G7Ultra首次OTA升级,VLA功能上线,智能驾驶再进化-有驾

要理解这个VLA到底新在哪儿,我们得先说说以前的智能驾驶是怎么工作的。

过去,绝大多数智能驾驶系统走的是一条“模仿”的路子。

工程师们会收集海量的驾驶数据,简单说,就是找成千上万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让他们在各种各样的路上开车,然后用摄像头和传感器把他们所有的操作——什么时候打方向盘、什么时候踩刹车、什么时候打转向灯——全都记录下来。

然后,把这些数据投喂给汽车的电脑,让电脑去学习、去模仿。

这就像是教一个学生考试,不教他解题的公式和原理,而是让他把几千道例题和标准答案全都背下来。

这种方法在一些简单的、常见的路况下是挺管用的。

比如说在路况清晰的高速公路上,车道线画得明明白白,周围的车也都规规矩矩,这种“背题库”式的系统就能开得非常平稳,甚至比一些新手司机还要好。

小鹏G7Ultra首次OTA升级,VLA功能上线,智能驾驶再进化-有驾

但问题就出在,现实世界的路况远比题库要复杂得多。

一旦遇到一个它“题库”里没有的场景,它就容易出问题。

举个例子,在一个没有红绿灯的老城区路口,左边突然窜出来一辆送外卖的电动车,右边一个行人推着婴儿车在路边犹豫要不要过马路,前面一辆网约车又突然减速似乎要靠边停车。

这种复杂的、需要瞬间判断和博弈的场面,对于一个只会模仿标准答案的系统来说,就是一道“超纲题”。

它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常见的反应就是突然退出辅助驾驶,把控制权甩还给司机,或者干脆就停在原地不动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以前的智能驾驶在市区里用起来总感觉有点“笨”,不够灵活。

而小鹏这次给G7 Ultra更新的VLA系统,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它不再满足于当一个只会“举一反一”的模仿者,而是要成为一个能够“举一反三”的思考者。

小鹏G7Ultra首次OTA升级,VLA功能上线,智能驾驶再进化-有驾

它学习的不再是人类司机在某个特定场景下的具体操作,而是这些操作背后更深层次的驾驶逻辑和决策依据。

这就好比我们教孩子学数学,不再是让他死背“三七二十一”,而是教他乘法的原理是什么。

学会了原理,别说三乘七,就是三百乘七百,他也能自己算出来。

具体来说,VLA系统被赋予了理解、记忆和推理的能力。

首先是“视觉理解”,它看世界不再是一堆简单的障碍物代码,而是能像人一样看懂路上的情况。

比如,它看到前面一辆车的刹车灯亮了,它不光知道这辆车在减速,它还能结合周围的环境推断出,这辆车可能是因为发现了前方的拥堵,也可能是准备要转弯了。

其次是“环境记忆”,它能记住一小段时间内它经过的环境特征。

小鹏G7Ultra首次OTA升级,VLA功能上线,智能驾驶再进化-有驾

比如,它刚刚经过一个路面有坑洼的地方,那么在接下来的一小段时间里,它就会对类似的路面情况更加警惕。

最关键的是“类人推理”能力。

当面对一个从未见过的复杂路口时,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样,综合分析路上的所有信息——交通标志、其他车辆的行驶轨迹、行人的动向等等,然后在自己的“大脑”里快速推演出一个最安全、最高效的通行方案。

它知道,看到路边有小孩在玩球,就要提前减速,因为球很可能会滚到马路上,小孩也可能会跟着冲出来。

这种基于理解和推理做出的预判性驾驶,才是智能驾驶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

当然,要实现这种复杂的实时思考,对汽车的计算能力要求极高,而小G7 Ultra搭载的超过2000TOPS算力的平台,就为这一切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这次升级还有一个特别接地气的功能,叫“人机共驾”,它很好地解决了以前人跟车“闹别扭”的问题。

小鹏G7Ultra首次OTA升级,VLA功能上线,智能驾驶再进化-有驾

相信很多用过辅助驾驶的朋友都有过这种体验:车子在路上开得四平八稳,但你觉得它有点太保守了,想自己踩一脚油门超个车,结果方向盘跟你较劲,或者系统干脆就退出了,体验很不好。

而这个“人机共驾”模式,就允许你在系统工作的时候,随时进行干预。

比如你觉得系统过弯的速度太慢,你可以自己踩着油门带着它过弯,等你觉得速度合适了,一松开油门,系统又会立刻无缝地接管回去。

这个功能最妙的地方在于,你每一次的干预,对于VLA系统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它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错题本”,把你认为它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都记了下来。

你觉得它该加速的时候它没加速,你一脚油门下去,系统就会记录下来:“在刚才那种情况下,驾驶员认为可以更果断一些。”久而久之,这台车就会越来越了解你的驾驶习惯,它的驾驶风格也会潜移默化地向你靠拢,变得越来越“懂你”。

这实际上就是开放了一个让每个车主都能亲自“训练”自己车辆的通道,通过成千上万用户的真实驾驶行为,来帮助这套AI系统快速地迭代和进化。

总的来说,这次小鹏G7 Ultra的系统升级,不仅仅是增加了一些功能那么简单,它代表的是我们中国智能汽车技术在底层逻辑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它让汽车不再是一个只能执行预设程序的冰冷机器,而开始变成一个真正具备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智能伙伴。

虽然目前它还被称为“初代”大模型,但随着路上跑的车越来越多,收集到的数据越来越丰富,它进化的速度会超乎我们的想象,未来的出行体验也因此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