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9月狂卖2991台力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成都2613台紧随其后,新能源江湖的格局正在被改写

杭州9月狂卖2991台力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成都2613台紧随其后,新能源江湖的格局正在被改写

9月的销量榜单出来,不少人看完都愣了一下。

杭州2991台,成都2613台,上海2444台,深圳2405台。北京呢?1744台,排第六。广州1788台,第五。这份榜单把所有人的预判都打乱了——谁能想到,一线城市集体在杭州面前低了头。

车友群里炸了锅。有北京的哥们不服气:“工厂都在咱这儿,凭啥卖不过杭州?”上海的朋友也纳闷:“消费能力摆着呢,怎么就输了?”倒是杭州本地的车主挺淡定:“正常啊,你来我们这儿看看路上跑的都是些什么车。”

这话不假。杭州这两年,新能源车的密度高得吓人。早高峰堵在文一路上,往左看是特斯拉,往右看是比亚迪,前面还跟着台理想。商场地下停车场,新能源专用位永远满的,燃油车位倒是空了不少。充电桩排队是常态,很多老小区业主群里天天吵着要增设充电桩。

这座城市对新东西的胃口,跟别处真不一样。

成都的数据也耐人寻味。2600多台,比上海深圳这些老牌一线差不了多少。川渝人买车,向来有自己的标准。不追求豪华品牌的光环,但配置得够用,价格得合理,最好还能撑得起自驾游的场面。周末出城走个川西小环线,或者跑趟重庆吃火锅,这是成都人的日常。所以续航、智驾辅助这些配置,对他们来说不是锦上添花,是实打实的刚需。

上海和深圳的表现,反而有点让人意外。这两座城市什么车没见过?豪华品牌4S店一条街,新势力展厅开在核心商圈,想买什么车都能找到。选择多了,消费者自然挑剔。光有话题度和性价比,在这两个地方不够看,得拿真本事说话。

杭州9月狂卖2991台力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成都2613台紧随其后,新能源江湖的格局正在被改写-有驾

往下翻这份榜单,能看出明显的地域特征。长三角、珠三角占了大半:杭州、上海、南京、苏州、合肥,再加上深圳、广州。这些地方经济活跃,充电设施完善,开电车没有后顾之忧。很多人犹豫要不要买电车,最担心的就是充电问题。但在这些城市,这个顾虑基本不存在。

中西部也不弱。成都、武汉、郑州、长沙,全都破了千台。武汉的大学生多,年轻人购买力起来了;郑州这两年发展快,中产群体在扩大;长沙消费氛围一向不错,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这几个城市的共同点是:年轻、有活力、不保守。

不过要说这榜单能说明什么,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十年前买车,看的是品牌历史、保值率、发动机参数。现在呢?车机流不流畅、辅助驾驶好不好用、OTA更新勤不勤快,这些成了新的评判维度。尤其对杭州、成都这些新一线城市的年轻中产来说,他们要的不光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

说白了,汽车的定义在变。从机械产品到智能终端,从驾驶乐趣到便利体验,这个转变正在发生。杭州能卖出近3000台,成都能紧跟2600多台,背后反映的是这两座城市消费群体的构成和偏好。年轻人多,互联网氛围浓,对智能化配置天然不排斥,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数字自然就上去了。

当然,销量高不代表什么都好。市场有时候看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门店铺得快,营销做得准,赶上合适的时间窗口,数字就漂亮。但这些数字能维持多久,还得看后面的产品力和口碑。爆款易得,长红难求。

这份9月的成绩单,多少能看出点新能源市场的变化轨迹。东部城市依然是主战场,但中西部在快速追赶。渗透率还在往上走,充电网络越铺越密,消费者的顾虑在消解。

数字会说话,但真正的答卷,还在车主手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