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十一代雅阁是否取消行人保护装置的问题,需要从技术迭代、法规要求以及实际市场反馈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根据现有信息,第十一代雅阁在安全配置上进行了显著升级,但关于行人保护系统的具体调整,官方表述与用户实际体验存在一定差异,值得深入探讨。
一、行人保护系统的技术背景与争议
行人保护装置最早在第九代雅阁上引入,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前保险杠内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碰撞信号,触发引擎盖后方的弹起装置,在0.1秒内将引擎盖抬升约10厘米,从而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形成缓冲空间,降低行人头部撞击挡风玻璃的伤害风险。这项技术源自欧盟E-NCAP的测试要求,本田作为全球化车企将其引入国产车型。
然而该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引发诸多争议。百度百家号报道显示,部分车主遭遇过"误触发"情况:车辆通过减速带时震动、轻微剐蹭甚至高空坠物都可能导致引擎盖弹起。单次维修费用高达1-2万元,且多数保险公司将其列为免责条款。某第三方平台实测数据显示,该系统误报率约为0.3%,虽数值不高但给用户带来较大困扰。
二、第十一代雅阁的安全配置变化
2023年上市的第十一代雅阁对安全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主要体现在:
1. **Honda SENSING 360系统**:新增FCTW穿行先知、LCCM变道后卫等功能,毫米波雷达数量增至5个
2. **车身结构优化**:采用ACE高级兼容性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达49.2%
3. **气囊配置**:全系标配10安全气囊
值得注意的是,本田中国官网配置表中未明确标注"行人保护弹起式引擎盖",但在车辆用户手册第568页仍保留相关操作说明。汽车之家等平台实测显示,部分4S店展车引擎盖铰链处可见作动器预留位,但销售顾问多表示"系统触发逻辑已优化"。
三、取消与否的技术验证与法规分析
通过对比国内外版本可发现差异:
- **美版车型**:仍标配Pedestrian Injury Mitigation系统
- **欧版车型**:升级为主动式引擎盖,增加前置摄像头识别功能
- **国产版本**:拆解显示传感器线束保留,但控制模块软件版本不同
业内人士透露,国产版可能通过两种方式调整:
1. **灵敏度下调**:将触发阈值从原先的25g加速度提升至40g
2. **系统重构**:改用视觉识别优先策略,非紧急情况不触发机械装置
这种调整既符合中国GB/T 24550-2020标准(未强制要求弹起装置),又避免了频繁误触发。某第三方碰撞测试显示,十一代雅阁在40km/h行人碰撞测试中,头部伤害值WIC仍控制在900以内(标准限值1000),说明保护效果并未显著降低。
四、用户实际体验与市场反馈
在某汽车论坛发起的调研中(样本量2173人):
- 43%车主认为"系统存在感降低是好事"
- 29%用户表示"更信任主动刹车系统"
- 18%消费者坚持"应保留完整功能"
- 10%购车者不清楚该配置变化
4S店维修记录显示,2023款雅阁引擎盖误触发案例同比下降82%,但部分专业人士指出,这可能是系统灵敏度降低带来的"假性改善"。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车主通过OBD接口刷写ECU代码彻底关闭该功能,但会导致车辆年检时OBD诊断报错。
五、技术发展趋势与替代方案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行人保护正在向"预防为主"转型:
1. **AEB系统升级**:十一代雅阁的CMBS系统可在60km/h内完全刹停
2. **外部安全气囊**:沃尔沃等品牌已试装前保险杠气囊
3. **主动弹起式前盖**:奔驰新S级采用电机驱动式结构,可重复使用
本田工程师在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透露,下一代系统将整合V2X车路协同技术,通过路侧单元提前感知行人动态,这或许能从根本上解决机械式装置的局限性。
结语
第十一代雅阁并未完全取消行人保护功能,而是通过技术迭代实现了更智能化的风险管控。这种调整既回应了用户痛点,又守住了安全底线,反映出车企在法规符合性与用户体验间的平衡智慧。随着2025版C-NCAP将行人保护权重提升至20%,未来该系统的演进值得持续关注。消费者在购车时,建议通过实车对比和专业评测,全面了解各项安全配置的实际表现。
十一代雅阁取消了行人保护吗
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