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增程车型TOP20,长安集团占据七席,马自达EZ-6成为唯一合资车型,表现出增程模式在市场中的逐步崛起和多元化发展趋势

最近每次去市里都能看到,新能源车的身影比去年惊人地多。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增程车型TOP20里,长安集团占了七席——我算了下,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左右(估算,样本数有限),这个比例还真挺吓人的。忽然想到,长安怎么搞的?之前一直觉得他们还是偏务实、扎实的,没想到在增程这块干得还挺凶。

今天我坐在咖啡馆,看着路过的人,很多都是开深蓝系列的。刚才一位销售聊起:你看问界M8,突破两万了,赶紧入手还来得及。我点点头,心想,要是我也这么觉得就好了——毕竟很多车都还在谈官图、远景未来款,真正舍得下手的其实不多。

8月增程车型TOP20,长安集团占据七席,马自达EZ-6成为唯一合资车型,表现出增程模式在市场中的逐步崛起和多元化发展趋势-有驾

记得去年我试驾过个深蓝S07 REEV,感觉动力还不错,尤其是那块大屏,旗舰感十足。现在想想,核心还是那套增程系统,油电结合的确比纯电靠谱多了。虽然我也会调侃自己,你这是在打算盘呢,百公里能耗怎么算?我大概估算了下,超个汽油车,成本可能在7-8元/百公里(体感估算,没算得特别准),比纯电要贵点,但省事啥的,想什么都不用想,直接走。

这让我陷入思考,增程模式到底是不是未来的主流?一份样本不多的调研显示,实际市场反应比我预想的还热烈。问界M8跑票,超过2万台,跟理想L6差不多(估算,样本少),但我会觉得有人喜欢它的便捷,有人喜欢它的性价比。事到如今,你能找出能比它更便宜,续航又最稳定的车吗?我一直觉得,买车还是少折腾,但这个少折腾其实变得越来越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关于这块技术的增程系统,其实我没特别细想过——其实它就类似于手机里的电池+充电宝,一个外接电源的概念,能多几公里,减少频繁充电的烦恼。这样理解是不是有点太简单?也许,但生活比喻总能让技术变得不那么抽象。

8月增程车型TOP20,长安集团占据七席,马自达EZ-6成为唯一合资车型,表现出增程模式在市场中的逐步崛起和多元化发展趋势-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图片,显示今年8月份深蓝S09和L8的销量差不多,几乎打平,让我有点惊讶。一直觉得L8挺高高在上的,毕竟价格偏高,市场传闻它还在追求更高端的定位。结果,销量也开始跟L09拉近,用料成本、配置似乎都差不多(这段先按下不表),但它们的差异到底在哪里?价格?口碑?还是销售策略?

我其实也在犹豫,这种平价策略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阿维塔07增程版,居然卖得比A06还好——这反转让我心里有点怪怪的。又或者,是市场真的逐渐变得理性了?当年觉得高大上就是硬道理,现在?好几次听到朋友说:要不就买个性价比高的,其他的追求就算了。我其实挺累的,太多不过就是车的事情,折腾得我一点兴趣都没有。

对了,顺便问一句,各位比如说家附近的修理工,甚至我那销售朋友,遇到的客户,最关心的车还是续航、充电速度,还是牌子、品牌?我心里一直存疑,大家其实在跑市场、给客户讲的那些硬指标,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用过后觉得特别值的?有时候觉得,客户的成败论就是感觉比拼。

8月增程车型TOP20,长安集团占据七席,马自达EZ-6成为唯一合资车型,表现出增程模式在市场中的逐步崛起和多元化发展趋势-有驾

讲到这,突然发现这个增程模式逐渐普及,可能也暗示着一件事:市场是不是在慢慢抛弃纯电的纯粹,变得像混合咖啡一样,更有调剂的空间?这让我想起去年某个专访,里面有人说未来可能都是个混杂的世界,但真到了车这块,是不是技术变简单了,市场反倒变复杂?

我有一个奇怪的猜测:也许,未来的增程车不光是油+电,而是类似于油+电+氢,这是不是太科幻?(这段先按下不表)真要搞清楚,那些技术背后,供应链的博弈才会变得清楚——油电结合的油部分,要拿什么油?是不是用最便宜的?电池组的位置和布局,是不是为了减轻造价?一片地就像铺瓷砖,贴得多紧,才是真赚。

我心里还盘算着,这排在前面的那些车型,究竟靠什么占据市场的杀手锏?问界M8就说它豪华、智能,但到底是不是买家的那点实用需求?还有很多车企其实还在试错,看不同配置、名字,像点火点一样,希望点燃部分潜在用户的兴趣。

8月增程车型TOP20,长安集团占据七席,马自达EZ-6成为唯一合资车型,表现出增程模式在市场中的逐步崛起和多元化发展趋势-有驾

说完这个,我再看了眼旁边的手提袋,看到一张旧票,里面有个售后反馈,满满的都是油,还是电,还是放心那样的问题。这让我觉得,实际上,消费者的顾虑有时候很简单:你这车,能跑多少?能不能省油?能不能省心。这一切,总绕不开这些地上小事。

你们觉得,增程的未来会不会越搞越复杂?技术上越追求极致,反而会让人更为犹豫?或者,像我一样,有点厌倦折腾新的事情,只想买个稳妥的车,回家就能直接开?这全国的车市故事,像极了一场拉锯战。

我对答应不答应买那个新车型,比较在意的是:你我都知道,买车更多时候是心情指南针,不完全是理性计算。我想,未来无论增程还是纯电,那只是一种让我们继续生活的小工具。而真正能触到我们的,还是那个晃动的、真实的细节。

8月增程车型TOP20,长安集团占据七席,马自达EZ-6成为唯一合资车型,表现出增程模式在市场中的逐步崛起和多元化发展趋势-有驾

你们说,开车时那点微小的顿挫,可能就是生活的小节拍;而这些车的到底还藏着什么秘密?我们又是不是就在等待一个更贴近自己的答案而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