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真的用AI造新车了

车友们,最近车圈有个大新闻不知道你们关注没有——吉利银河M9正式上市了,这台号称“用AI重新造出来”的大6座SUV,一出手就爆单,24小时大定直接干到23000多台! 说实话,这个数字放在20万级别家用SUV市场,真的不算简单。

它没跟你狂吹彩电冰箱大沙发,也没嚷嚷智能座舱多科幻,反而静悄悄地把最难做、最底层的东西——安全和性能,给扎实做好了。 甚至发布会上直接玩起了“变态级”安全测试:单边爆胎开到160km/h还能稳如老狗,双边爆胎、湿地爆胎照样能跑,三轮打滑只剩一个轮子有抓地力还能慢慢脱困……这些场景听着极端,但背后全是AI数字底盘控制的真功夫。

吉利真的用AI造新车了-有驾

说白了,它不是在硬扛危险,而是用AI实时调度整车——动力、制动、悬架、电驱全部协同作战。 这才是AI真正落地的样子,不是营销话术,而是一套全新的造车语言。

我前段时间也去线下摸了摸实车。 第一感觉是,这车真的显大,气场不输那些三四十万的合资SUV。 前脸特别有辨识度,封闭式中网加上发光的logo,一眼就能认出是银河系列。 但我更在意的是它的大空间——三排六座,每一排都不是摆设。 我1米78坐进第三排,膝盖还不至于顶到前排椅背,中长途乘坐完全没问题。

内饰走的不是那种“屏幕堆满”的路线,而是更讲求实用和质感。 能摸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软材质,按键手感扎实,座椅填充厚实,尤其是第二排独立座椅,带扶手和调节功能,家里长辈坐上去应该会很满意。

我最想聊的,还是它那句slogan——“真正的豪华是什么”。 是能K歌的大屏幕? 还是关键时刻刹得住、逃得掉? 银河M9明显选择了后者。 它没有回避家庭用户最关心的点:安全。 它把AI做进了底层,比如高速130km/h突然遇到前方事故,AEB自动紧急制动会迅速介入;过弯时系统还会智能调节扭矩输出,减小转弯半径,提升操控稳定性。

这些功能你可能平时感觉不到,但真要遇到突发状况,它就是那道最后的保险。

再说说它的AI数字底盘。 这不是一个空泛的名词,而是实打实的技术整合。 比如爆胎之后,系统能在毫秒级时间内重新分配四轮扭矩和制动力,让你不至于失控。 再比如雨雪天气路面打滑,电控系统会悄悄调整电机输出,保持车身平稳。

你问开起来是什么感觉? 我试驾过一段城市快速路,第一印象是“稳”,不管是变道还是过匝道,车身一点都不飘。 转向手感轻柔但精准,动力输出线性,刹车脚感也自然,不像某些电动车那样突兀。 它不像是在驾驭一台大车,反而更像一台紧凑型SUV那样灵活听话。

值得一提的是,它全系标配了基于AI的主动安全系统,包括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自动刹车等,这些东西在20万级车型上能做到全系标配,诚意是够的。

续航方面,目前官方还没有公布详细的电池容量和纯电续航数据,需要进一步确认。 但根据吉利现有技术推断,插混版本应该能做到100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满足日常通勤是没问题的。

车友们,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现在很多新车都在比屏幕数量、比沙发材质、比冰箱冷暖,却很少有一台车愿意回归到最根本的驾驶和安全上。 银河M9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把AI做进底盘、做进电控系统、做进风险预判的底层。

它不跟你玩虚的,而是让你开起来觉得“这车很聪明”“这车很稳”。 尤其是作为一台家用SUV,它把“保护”两个字写进了基因里。 你摸不到AI,但你能感觉到它时刻在线。

所以说,吉利这次可能真的用AI“重新造了一台车”。 它不是智能座舱+智驾的简单叠加,而是一次从车身控制、能源管理到风险预判的全面重构。

最后抛个问题给车友们:这样一台不玩噱头、专注底层安全的AI旗舰SUV,你会考虑入手吗? 真正的豪华,到底是你看得见的配置,还是关键时刻救你一把的能力? 欢迎留言聊一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