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断崖式下跌:燃油车失势与新能源转型困局

2025年4月,上汽通用单月销量仅4.2万辆,同比下滑15.29%,连续两月负增长。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传统合资品牌在智能化与电动化浪潮中的集体失速。从年销200万辆的“巨头”到如今市场份额被蚕食,上汽通用的掉队绝非偶然。

燃油车“大腿”撑不住了

别克威朗、君威、GL8等昔日主力车型风光不再。以GL8为例,虽仍为MPV市场标杆,但插混版姗姗来迟,错失新能源布局黄金期。雪佛兰更惨淡,仅靠科鲁泽苦撑,迈锐宝XL和探界者销量几乎可忽略。一位车主调侃:“以前开GL8是‘商务标配’,现在倒像是‘时代眼泪’。”燃油车失势的背后,是消费者对智能化、电动化需求的剧变——年轻用户更关注“能否OTA升级”而非“百公里加速”。

上汽通用断崖式下跌:燃油车失势与新能源转型困局-有驾

新能源转型:慢半拍的代价

上汽通用新能源车销量占比长期低迷,2024年仅10%,远低于上汽集团整体水平。尽管投入700亿元发力奥特能平台,但2025年前4月仍未见明显突破。对比自主品牌,其纯电车型定价偏高(如别克E5起价16.09万),却缺乏新势力品牌的科技标签或性价比优势,被网友戏称“油改电的老贵族”。更尴尬的是,其充电网络布局虽加速(计划2025年覆盖3000座高速充电站),但用户认知度远不及特斯拉或蔚来。

上汽通用断崖式下跌:燃油车失势与新能源转型困局-有驾

自主品牌的“降维打击”

2025年,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超50%,而合资阵营仅7%。比亚迪、理想等车企凭借规模效应,将插混车型价格压至10万级,直接冲击合资燃油车基本盘。一位供应链从业者透露:“上汽通用部分产线产能利用率已腰斩,车间从三班倒变成单班运转。”更致命的是,自主品牌在智能驾驶(如小鹏)、用户体验(如蔚来)等领域建立壁垒,合资品牌却仍在“补课”。

上汽通用断崖式下跌:燃油车失势与新能源转型困局-有驾

自救之路:转型阵痛与希望

上汽通用并非坐以待毙。其正加速投放新能源车型,计划两年内推出8款新车,包括GL8插混版和奥特能纯电车型;同时推进品牌年轻化,试图以设计革新和价格调整吸引Z世代。此外,与本土充电运营商合作(覆盖58万根第三方充电桩)、自建机场充电中心等举措,也在补齐补能短板。

但挑战依然严峻:人才流失、组织老化等问题突出。近两年,年轻工程师频繁跳槽至新势力,老员工则因收入低迷士气受挫。有业内人士直言:“通用曾是中国汽车界的黄埔军校,如今连‘师资’都留不住了。”

合资品牌的“诺基亚时刻”?

上汽通用的困境,是传统合资阵营的缩影——燃油车红利消退,新能源转型迟缓,品牌溢价瓦解。若无法在2025年关键窗口期实现技术突围与用户心智重塑,或将被时代彻底抛下。正如网友调侃:“以前选车看标,现在看‘智商’(智能配置)。跟不上节奏,再大的牌匾也扛不住销量滑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