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准备入手小米SU7的朋友们,可能因为那条“召回”消息吓了一跳。
9月19号,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公布,小米要召回11.69万辆SU7标准版,这数量可不少,占到截至目前所有销售的标准版车型的34.4%呢。
仔细一瞧,发现这事儿跟我们平时印象中的“召回”根本不一样,更像是被监管机构改个说法后,变成了一次系统升级。
要讲这次召回的“怪异”之处,以往车厂要召回,通常都是零件出毛病得换一换,或者装配上有瑕疵得修修,居然还得车主跑一趟4S店,折腾半天。
这回小米倒是不一样,召回原因是“L2 高速领航辅助在极端特殊场景下,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应对措施倒挺直白。
停车的时候,只要给车机升个级,装上Xiaomi HyperOS 1.10.0版本就行了,根本不用把车门打开。
后来,小米在“答网友问”里也提了,这其实就是秋季的大版本OTA升级,只不过按照监管规定走了个召回流程。
其实就是因为之前年初那次小米智驾事故的事儿,影响挺大的,所以这次系统升级,虽然看着挺正常的,但不得不按照规定叫“召回”。
那次事故责任最终还没定,但监管部门心里悬着呢。毕竟智能驾驶技术日益先进,万一OTA升级出啥差错,安全隐患可就大了。
这半年来,监管动得挺频繁的,到了8月中旬,还联手工信部出了个征求意见稿,特别强调“OTA升级得备案,没通过测试的版本不能发,尤其不能靠OTA掩盖缺陷”。这个意见稿的征求时间一直到9月15号才结束。
这次小米的“召回OTA”大概就算是新规推出后第一个实际行动,起到个带头作用,为其他车企树个榜样。
这事儿表面上看像是小米自主的举动,其实背后暗示着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以后车厂进行OTA升级,怕是得跟“召回”这事儿扯上关系了,要真成这样,影响还真挺大的。
对车企来说,以前偷偷上线个小版本、修个小毛病挺省事的,现在得提前备案、按流程走,一旦被归类成“召回”,还可能让消费者觉得“车不行”,这口碑就有点悬了。
以后车企在搞OTA升级时,肯定会更加小心翼翼,频率可能会少一些,测试环节也得严谨不少,怕再搞出啥“失误”来,不能再随便“试错”了。
更让人期待的是,关于L2级辅助驾驶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前已经在听取各方意见了。
这标准定得特别细致:比方说,以前有些车还能关掉“手握方向盘”的提醒功能,可是以后可是玩不得了。
测试时还得加入施工区、纸箱、侧翻车这些复杂场景,而且得在最高速度下进行,以确保系统真正安全。
业内人士透露,这个标准最快得等到2026年1月才开始实施,到那时车企想再吹嘘自己智驾有多牛,恐怕就难啦,得真真过了这个标准的考验才算数。
对于咱们这些消费者而言,这些变动其实算好的,带来的多半是利好。
过去,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都是由车企自己说了算,是真是假、升级能不能靠得住,咱们心里都没个底。
如今监管力度加强了,OTA升级得备案,事故责任也有明确标准,测试条件变得更苛刻,车企不能再随意糊弄,咱们开车的安全性自然也提高了不少。
就像这次小米的“召回OTA”,虽然听着挺吓人,但升级之后系统对极端情况的应对能力变得更牛了,不仅提升了处理能力,还反而降低了撞车的几率。
不过我得提醒你一下,以后要是看到“车企召回智能汽车”的消息,别太着急慌张。
不妨先确认一下是不是通过OTA进行升级,再看看操作难不难,然后再决定到底要不要担心。
反正智能车跟手机差不多,系统升级挺正常的事儿,只要监管部门把把关,车企肯定得认真测试,咱们既能享受科技的便利,也不用担心啥。
归根结底,小米这次“召回”并不意味着完结,而是标志着智能汽车行业由“疯狂扩张”向“有序发展”迈出的新一步。
未来,汽车厂商比拼的不再是“功能多、吹得厉害”,而是“技术更安全、服务更靠谱”。对行业来说,这都是必须走的路;对于咱们的消费者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好事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