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奥迪A5L这次玩得有点大,直接把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塞进了德系豪华车里。
这事放在三年前,估计连奥迪自己的工程师都不敢想。
这辆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的A5L,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加长的车身,也不是无框车门,而是前脸格栅两侧那对激光雷达。
全车11个高清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的配置,放在国产新能源车里可能不算新鲜,但在德系BBA阵营里绝对是头一份。
说到车身尺寸,国产版比欧洲原版长了74毫米,轴距增加了22毫米。
这种加长操作我们见得多了,但有意思的是上汽奥迪这次把轿跑元素玩得很溜。
溜背造型配上掀背尾门,再加上黑化的运动套件,活脱脱把一辆行政级轿车打扮成了运动健将。
动力系统倒是延续了德系车的传统艺能。
第五代2.0T发动机这次玩起了电气化改造,两台48伏电机一个管启动发电,一个负责能量回收。
最绝的是那个可变几何涡轮,低速时缩小导流叶片角度来提升响应速度,高速时又放大角度降低背压。
这种设计在柴油机上常见,用在汽油机上倒是新鲜。
500巴的燃油喷射压力算是把同行都甩在了身后。
现在主流车型还在用350巴的系统,奥迪这一下子把标准提到了新高度。
更高的喷射压力意味着更好的雾化效果,简单说就是油烧得更干净,劲儿更大还更省油。
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能带来什么体验现在还不好说,但至少说明了一个趋势:在智能化这条赛道上,传统豪华品牌也开始放下身段,向中国科技企业取经了。
上汽奥迪这个操作很聪明,既保住了德系车的机械素质,又在智能化上跟上了第一梯队。
有意思的是,一汽奥迪那边准备投产的是传统三厢版,上汽奥迪却选择了更运动的溜背造型。
这种差异化打法,明摆着是要把年轻消费者一网打尽。
无框车门和掀背尾门这些配置,放在五年前可能要被说成华而不实,现在却成了吸引年轻人的卖点。
平台升级带来的变化不止于表面。
新的电气架构让这辆车在智能化方面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据说未来基于这个平台打造的Q5L和A6L,都会延续这套思路。
看来奥迪是铁了心要在燃油车的框架里,把智能化和电气化做到极致。
说到本土化改造,上汽奥迪这次确实下了功夫。
除了加长车身这种常规操作,连前脸都换成了性能版同款的大嘴设计。
这种改动放在以前,德国总部那关就很难过。
现在为了中国市场,连设计权都下放了。
智能驾驶系统的加入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
有人会觉得传统豪华车就该坚持机械素质,也有人认为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算错,关键看怎么平衡。
上汽奥迪这次尝试的价值,可能就在于探索这个平衡点。
价格现在还是个谜,但参照现款A4L的定价策略,这辆车应该不会太便宜。
不过考虑到华为系统的加持,以及那些越级配置,只要定价不太离谱,应该能吸引一批追求个性的年轻买家。
传统车企转型不容易,既要守住基本盘,又要开拓新市场。
上汽奥迪这步棋走得险,但也走得妙。
用德国人的底盘装上中国智造的智能系统,这种混搭风说不定真能闯出一条新路。
看着格栅两侧的激光雷达,突然想起十年前谁能想到手机会取代相机。
现在轮到汽车行业了,这次是德国工艺遇上中国智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