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Scorpio X1电摩260公里续航?工信部目录里连影子都没有,这波传言背后藏着什么
上个月有个开雅迪专卖店的哥们儿给我打电话,说他那边好几个客户都在问比亚迪什么时候卖电摩。我当时就愣了,翻遍比亚迪官网和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连个Scorpio X1的字眼都找不着。更玩味的是,那些传得神乎其神的260公里续航、10kW电机参数,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库里也是一片空白。这种架势,我见得多了——数据越详细,越像那么回事儿,往往越经不起推敲。
那些“实锤”消息,为啥总少点关键东西
在汽车圈待久了,你会发现一个规律:真要上市的产品,前期动静小不了。路试谍照、工信部申报、供应商备货,总得有点风吹草动。可这个所谓的电摩项目,除了网上那几张渲染图和自媒体文章,啥实质性的东西都没露出来。
比亚迪这几年干的事儿,哪个不是明明白白摆台面上的?刀片电池发布会搞得轰轰烈烈,DM-i超级混动直接把油耗数据贴出来给你看,就连仰望U8那个浮水功能,都是王传福亲自下水演示。按这个调性,真要搞电摩这么大的跨界动作,能这么静悄悄的?
两轮车这摊子水,比想象中深多了
有人觉得,比亚迪有电池技术优势,杀进电摩市场应该不难。话是没错,但你得看看这个行业的现状。雅迪和爱玛光是线下门店就铺了几万家,售后维修点更是遍地开花。九号靠智能化圈了一波年轻人,小牛用设计感打出了差异化。
这些玩家在渠道和用户心智上扎根多少年了?比亚迪要进来,拿什么跟他们打?价格战?可电摩的利润空间本来就薄,不像新能源车动辄十几万的客单价。技术战?刀片电池确实牛,但消费者买个代步工具,真会为了多50公里续航多掏好几千?
更麻烦的是政策层面。新国标卡得严,铅酸换锂电的趋势虽然明显,但整个市场还在洗牌阶段,谁都不敢说自己稳了。这个时候跳进来,时机未必有多好。
有些线索存在,但别想得太远
倒不是说比亚迪跟两轮车完全没关系。他们的刀片电池给哈啰等品牌供过货,这是公开的合作信息。专利库里也能翻出几个跟电动两轮车相关的技术布局,但那些东西更像是技术储备,离量产还隔着十万八千里。
就像当年很多车企都申请过飞行汽车的专利,可到现在也没几个真往市场上推。技术上做得到,跟商业上值不值得做,完全是两码事。比亚迪现在的盘子够大了,新能源车、云巴云轨、电池外供,哪个不是千亿级的赛道?分心去啃电摩这块硬骨头,划不划算得打个问号。
流量时代,真假参半最好传播
这年头做内容的都懂一个理儿:纯假的消息传不开,太真的又没人关注,最好的状态是七分真三分假。比如这次,比亚迪确实在电池领域跟两轮车有交集,这是真的;但Scorpio X1这个具体型号,参数、上市时间全都是编的。两个信息一搅和,看起来就特别像那么回事儿。
等消息传开了,流量有了,至于后续会不会被打脸,那是另一个故事了。反正下一波热点很快就会盖过去,没人会较真地追问当初那个“爆料”到底准不准。
想了解比亚迪在干什么,看看展厅更靠谱
与其盯着这些虚头巴脑的传言,不如去4S店转转。海豹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玩得挺溜,把电池当成车身结构件用,这思路够野。腾势N7那套云辇-A空气悬架,走烂路的舒适度确实比同价位对手强一截。秦PLUS DM-i亏电油耗能压到3.8L/100km,这数据摆在那儿,实打实的。
这些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技术参数有官方背书,用户口碑也能查得到。比那些只存在于网络上的“神秘新品”,不知道靠谱多少倍。
买车也好,关注行业动态也罢,还是得认准一个理儿:没上公告的产品,都不算数。那些藏着掖着、欲说还休的“内部消息”,听听就算了,别太较真。真正的重磅产品从来不需要靠传言造势,到时候自然会摆到你面前,躲都躲不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