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业巨头小米跨界造车后的首个重大质量危机正在发酵。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披露的备案信息,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对116,887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的召回程序,这一数字几乎创下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单次软件相关召回的新纪录。
召回规模与车型详情
此次召回涉及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期间生产的两款车型:型号为XMA7000MBEVR2及其同型号车辆共计98,462辆,以及BJ7000MBEVR2车型18,425辆。值得注意的是,这批车辆均搭载了小米自主研发的L2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这也是此次召回的核心问题所在。
经小米汽车技术团队排查确认,该自动驾驶系统在特定极端场景下存在三大潜在风险:一是对复杂道路标识的识别可能存在0.5-1.2秒的延迟;二是在相邻车道大型车辆突然变道时,系统预警提示可能不够显著;三是系统制动介入时机和力度可能不够精准。若驾驶员未及时接管车辆,这些情况可能显著提升碰撞风险。
创新解决方案:OTA远程升级
与传统汽车召回不同,小米汽车采取了数字化时代特有的解决方案——通过OTA(Over-The-Air)远程升级技术免费推送软件修复补丁。这意味着车主无需专程前往服务中心,只需确保车辆保持联网状态,即可在后台自动完成安全隐患的消除。
小米汽车已建立完整的召回执行体系:首先通过车辆VIN码精准识别受影响车辆;其次建立多渠道通知机制,包括短信提醒、手机APP推送、车机系统弹窗等;同时开通24小时专项客服热线400-182-6888,配备超过200名专业客服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对于不具备OTA条件的极少数车主,小米将安排上门服务或提供到店升级方案。
行业影响与专家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王建华指出:"此次召回暴露出新兴车企在自动驾驶算法训练上的明显短板。L2级辅助驾驶作为智能汽车的标配功能,其场景覆盖的完备性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小米虽然凭借手机行业的经验在智能化体验上投入巨大,但面对中国复杂多变的路况环境——包括突然出现的施工区域、不规范行驶的非机动车等特殊场景,仍需补足实际道路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的课。"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召回正值小米汽车销量突破关键节点之际。SU7系列凭借出色的性价比在上市后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月交付量一度突破2万台。此次事件无疑给高歌猛进的小米汽车按下了"暂停键",也引发了业界对智能汽车"重功能、轻安全"发展模式的反思。
监管部门提示与消费者应对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特别提醒消费者,可通过官网www.samrdprc.org.cn或"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查询详细召回信息。对于已经出现异常预警的车主,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暂时关闭高速公路领航辅助功能
确保车机系统保持网络连接
及时完成系统推送的软件升级
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切换为人工驾驶模式
小米汽车发言人表示,公司已成立由CEO雷军牵头的专项工作组,除解决当前问题外,还将全面审视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和验证流程。同时承诺将通过后续系统迭代持续提升安全性,并为受到影响车主提供包括免费保养等服务补偿。
这场大规模召回事件,给风头正劲的小米汽车敲响了质量警钟。在智能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在创新速度与产品可靠性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所有新能源车企必须直面的关键课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