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豪车格局生变,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掉队,新势力崛起势不可挡

最近大家在聊车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咱们的汽车市场好像一夜之间就变天了。

以前我们觉得能开上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沃尔沃这些车,怎么也算得上是生活品质的一个小象征,是除了奔驰、宝马、奥迪之外,一个非常不错的、有格调的选择。

但是现在,情况似乎完全反过来了。

你去这些品牌的4S店里转一圈,会发现跟几年前那种热闹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有时候展厅里的销售人员比看车的顾客还要多。

二线豪车格局生变,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掉队,新势力崛起势不可挡-有驾

相反,那些以前我们可能还有点陌生的国产品牌,比如理想、岚图、极氪,它们的体验店里却总是人头攒动。

这就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些曾经的二线豪华品牌,真的就要被时代抛弃了吗?

咱们不凭感觉说话,先看看实实在在的数字。

数据是最不会骗人的。

就拿凯迪拉克来说,今年4月份的销量是一万七千多辆,单看这个数字好像还过得去,甚至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六。

但这个增长是有水分的,因为它是跟去年市场几乎停滞的特殊时期相比,属于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实际情况远没有看上去那么乐观。

再看看其他的,比如林肯,现在一个月能卖出五千辆就算完成任务了,跟过去那种美式豪华气派带来的销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还有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每个月也就一万出头的销量,始终不温不火。

这些品牌就像是陷入了一个泥潭,挣扎着想往前走,却发现脚下的路越来越泥泞。

而另一边,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却是另一番景象,简直可以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理想汽车,一个造车没几年的新势力,现在一个月的交付量就能轻松突破两万五千台,这个增长速度,用“恐怖”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还有像极氪、腾势这些新面孔,也纷纷冲进了月销万辆的俱乐部。

二线豪车格局生变,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掉队,新势力崛起势不可挡-有驾

更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的是,一直以来被视为日系豪华标杆、以“匠心”和“品质”著称的雷克萨斯,在一些细分市场上,竟然被我们国产的岚图给超了过去。

比如岚图推出的那款叫“梦想家”的MPV,定位高端,售价三四十万,直接就杀进了过去被合资品牌牢牢把控的领域,而且卖得还相当不错。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消费者到底怎么了?

或者说,这个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化?

其实原因说起来也并不复杂,主要是因为评价一辆“好车”的标准,已经被彻底颠覆了。

在过去那个燃油车的黄金时代,我们怎么判断一辆车是不是豪车?

看的是发动机,是V6还是V8,有多少马力;看的是变速箱,换挡顺不顺,是哪个大牌子供应的;看的是底盘调校,开起来有没有高级感。

这些都是传统车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下来的技术资本,也是凯迪拉克、雷克萨斯们引以为傲的资本。

他们会津津乐道地跟你讲他们的发动机技术有多先进,底盘滤震有多舒服。

但是现在,这些东西对于很多年轻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正在快速下降。

为什么呢?

因为电动车的出现,把游戏规则给改了。

电动机的物理特性,让强悍的加速性能变得非常廉价。

过去你可能要花上百万买一台性能跑车,才能体验到那种强烈的推背感,现在一台二十多万的国产电动车,就能在零百加速上轻松秒杀很多传统燃油豪车。

二线豪车格局生变,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掉队,新势力崛起势不可挡-有驾

当性能不再是稀缺品时,传统豪华品牌最大的一个光环就消失了。

现在大家买车,更关心的是什么?

是你的车机系统流畅不流畅,屏幕够不够大,语音助手聪不聪明,能不能实现高水平的自动辅助驾驶。

这些恰恰是传统车企的短板,却是我们国产品牌的长项。

这就好比,你还在炫耀你家的宝刀削铁如泥,结果人家直接掏出了激光枪,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了。

其次,性价比的定义也被重写了。

以前,二线豪华品牌之所以有市场,很大程度上是打了一个“错位竞争”的牌。

也就是说,我的品牌虽然不如BBA那么响亮,但我比它们便宜啊,配置还可能给得更高一点。

用更少的钱,买到差不多的豪华体验,这就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现在,国产新能源品牌用一种更极致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性价比。

还是拿岚图梦想家举例子,四十多万的价格,你能买到什么?

空气悬架、满车的液晶屏幕、Nappa真皮座椅、甚至还有车载冰箱,各种舒适性和科技性配置直接给你拉满。

你再拿着同样的预算去看同价位的二线豪华品牌车型,可能很多配置都还需要额外花钱选装,车机系统更是像上个时代的产物。

二线豪车格局生变,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掉队,新势力崛起势不可挡-有驾

消费者心里都有一本账,花同样的钱,一边是配置齐全、科技感爆棚的“移动智能空间”,另一边是品牌有余、体验不足的“传统交通工具”,选择哪一个,结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过去是二线豪华用性价比来挑战BBA,现在是国产新能源用技术和配置,把包括BBA在内的所有传统燃油车都拉到了一个平台上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结果自然是高下立判。

最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一张蓝色的燃油车牌照有多难获得,大家心里都清楚。

不仅要花十几万的费用,还得凭运气去摇号。

而一张绿色的新能源牌照,基本上是免费送。

光是这一条,就足以让很多人在购车时直接放弃燃油车。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购车成本问题了,而是一个资格问题。

有人会说,国产新能源能发展起来,靠的是国家的政策补贴。

这话在早期确实没错,但现在补贴已经大幅减少,我们的车企已经通过市场的激烈竞争,在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核心技术上,以及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建立起了实实在在的领先优势。

你去任何一个新能源品牌的体验店试驾一圈,那种顺滑的驾驶感受、智能的人机交互,是传统油车完全无法比拟的。

这种体验上的代差,一旦感受过就很难再回去了。

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城市的雷克萨斯4S店都关门了,有些甚至直接改头换面,变成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中心。

一线销售人员也坦言,现在进店的客户,尤其是年轻人,目标都非常明确,就是冲着国产新能源来的。

他们觉得开电动车不仅省钱环保,更是一种新潮、科技的生活方式。

传统燃油车的市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

对于那些转型缓慢、还在犹豫不决的二线豪华品牌来说,市场的窗口期正在关闭,如果再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彻底拥抱变化,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