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必须关闭这个功能!否则你的隐私正在被全网直播

行车记录仪这个功能必须关!否则你的隐私正在被全网直播

行车记录仪必须关闭这个功能!否则你的隐私正在被全网直播-有驾

各位车友,今天学姐要聊一个可能让你“天塌了”的真相——你的行车记录仪,可能正在把你的隐私变成全网直播!从高合HiPhi X的“车车互联”功能被曝泄露车主行车记录仪画面,到特斯拉因数据收集被特殊机构“劝退”,智能化背后暗藏的数据安全黑洞,正在把车主变成“透明人”。

这车,有点意思,但问题也真不少。

行车记录仪必须关闭这个功能!否则你的隐私正在被全网直播-有驾

---

行车记录仪必须关闭这个功能!否则你的隐私正在被全网直播-有驾

一、功能越炫酷,隐私越“裸奔”?

行车记录仪必须关闭这个功能!否则你的隐私正在被全网直播-有驾

高合HiPhi X的“车车互联”功能,原本是车企为提升“车队出行体验”设计的黑科技,结果却成了隐私泄露的“祸端”。

根据用户实测,只要点击行车记录仪界面的WiFi按钮,就能直接查看附近高合车主的实时影像,甚至精确显示车辆距离。

这功能要是开着,别说行车轨迹,连你等红灯时挖鼻孔都能被隔壁车看得一清二楚!

尽管高合官方强调该功能“默认关闭”“需二次确认”,但问题核心在于:车队成员和陌生人的权限边界是否足够清晰? 功能设计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开放式的数据共享机制显然让隐私保护“跌冒烟了”。

---

二、为什么你的行车记录仪成了“直播神器”?

1. 传感器越多,车主越透明

智能汽车上的摄像头、麦克风、GPS等传感器,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

以特斯拉为例,其8路摄像头和高精度GPS不仅能记录行车轨迹,甚至能上传高精度地图数据到云端。

车企服务器就像一个“数据黑洞”,能收集的、不能收集的,全给你大包大揽。

2. 车联网的“共享”陷阱

高合HiPhi X的案例暴露了一个行业通病:车联网技术缺乏隐私隔离机制。

行车记录仪视频、语音指令、面部识别数据,理论上都能通过云端或车车互联功能被“共享”出去。

更可怕的是,这些数据一旦被恶意利用,轻则泄露行程隐私,重则威胁人身安全。

---

三、学姐亲测:行车记录仪的正确设置姿势

“车车互联”这种高危功能必须关! 但除此之外,90%的人连基础设置都错了。

以下是学姐整理的“防泄密四步法”:

1. 分辨率选1080P,循环录制3分钟

分辨率过高(如4K)会快速占满存储卡,而过低(如720P)则可能拍不清车牌。

1080P兼顾清晰度和存储效率,循环录制设为3分钟可避免关键片段被覆盖。

2. 关闭音频录制,保护车内隐私

行车记录仪的麦克风可能录下你的通话、导航指令甚至家庭住址。

关掉音频,相当于给隐私加把锁。

3. 停车监控功能要慎用

虽然停车监控能抓剐蹭,但部分品牌的行车记录仪在熄火后仍会持续联网,增加数据泄露风险。

建议仅在治安较差的区域临时开启。

4. 定期格式化存储卡,手动删除敏感视频

交通事故视频留证后,立刻删除或备份到本地设备,避免云端同步。

---

四、数据安全不能只靠车企“自觉”

高合事件背后,是整个行业的集体短板。

目前,国内汽车数据安全仍处于“法规真空期”:

- 《网络安全法》适用性有限,缺乏针对智能汽车的细化条款;

- 车企数据收集范围、存储方式、共享规则全凭“自觉”,用户只能被动接受。

学姐观点:数据安全必须“双管齐下”。

消费者要主动关闭风险功能,而车企更需做到两点:

1. 功能设计“最小化原则”:非必要数据不收集,必要数据本地化存储;

2. 权限分级清晰化:比如“车车互联”仅限车队成员,且需车主实时授权。

---

五、互动时间:你的隐私被“偷窥”过吗?

最后,学姐想问各位车友:

- 你是否遇到过行车记录仪数据泄露的糟心事?

- 你会为了炫酷功能牺牲隐私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学姐会随机翻牌解答!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陪你选车、用车、玩车,学姐始终在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