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变天了!7月终端销量榜揭晓,问界M8亚军,宋PLUS降至第四。
我刚从一场试驾回来,手还带着方向盘的余温,脑子里全是那台车的影子——问界M8。2025年7月SUV终端销量一出,我第一反应不是看Model Y,而是盯着那个名字:20141辆,第二名,大型SUV销冠。这不是逆袭,是颠覆。更让我意外的是,曾经的“常胜将军”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这次滑到了第四,销量15656辆,比星越L还少了近300辆。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问界M8:不是“大”那么简单,是“大而智”
很多人看到问界M8的第一眼,会觉得:这不就是个大块头吗?六座布局,5米2的车长,轴距超3米。但真正坐进去,你会发现,它的“大”是服务于“智”的。
我试驾的是后驱长续航版,一脚电门下去,电机的响应快得像在回应你的念头。零百加速6.8秒,对于一台整备质量接近2.6吨的大型SUV来说,这已经不是“够用”,而是“从容”。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静谧性——高速120码,车内对话几乎不用提高音量。这背后,是双层夹胶玻璃、主动降噪技术和低风阻设计(官方风阻系数0.26Cd)的共同作用。
内饰上,M8用了大量可再生环保材料,触感细腻,没有新车常见的刺鼻味。最惊艳的是它的鸿蒙座舱:三屏联动、无缝流转、语音助手“小艺”几乎能听懂所有方言指令。我试了句“把空调调低一点,我有点热”,它立刻执行,还贴心地打开了座椅通风。
有位车主告诉我:“我买M8,不是因为它大,而是因为我爸坐第三排能翘二郎腿,我妈在第二排能平躺午休,而我开车时,它能提醒我‘前方有施工,建议变道’。”——这才是高端家用SUV该有的样子:全家人的舒适,一个人的轻松。
宋PLUS为何“降温”?市场在进化,用户在挑剔
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曾经是新能源SUV的“国民神车”。但7月销量15656辆,虽仍破万,却已显疲态。不是它变差了,而是对手变强了。
我开过最新款宋PLUS,整体素质依然在线:刀片电池安全可靠,DM-i混动系统省油平顺,内饰做工也属同级上乘。但对比问界M8、理想L6这些新势力,它的智能化体验就显得“够用但不够聪明”。比如语音识别反应慢半拍,车机偶尔卡顿,L2级辅助驾驶的跟车逻辑不够自然。
更重要的是,用户的需求在升级。以前大家买车,图的是省油、耐用、空间大。现在,大家还想要“懂你”的车。M8能根据你的习惯自动调节座椅、空调、音乐;宋PLUS还停留在“你按按钮,它执行”的阶段。技术代差,正在变成体验代差。
燃油车的“倔强”:星越L、RAV4荣放为何还能打?
在新能源狂飙的今天,燃油车真的没戏了吗?看看星越L和RAV4荣放就知道:不,它们还在坚守阵地。
星越L 7月卖了15954辆,稳坐燃油紧凑型SUV头把交椅。我试驾过它的高功四驱版,2.0T+8AT的动力组合,开起来扎实、厚重,底盘滤震像“棉花糖”,过沟坎几乎不传递震动。内饰用料更是越级——麂皮顶棚、铝合金饰板、BOSE音响,15万级的价格,30万级的质感。
而RAV4荣放,7月卖出15086辆,是合资燃油紧凑型SUV的销量冠军。它的魅力在于“皮实耐造”。一位开了5年RAV4的老车友说:“5年没大修,油耗稳定在7.5L/100km,去西藏、新疆随便跑,从没把我扔在路上。”——对于务实家庭来说,这种“可靠”,比什么智能大屏都重要。
新势力的“黑马”:零跑C10为何能杀进前十?
说到新势力,除了理想、问界,零跑C10的表现也让我眼前一亮:7月销量11695辆,排名第11。作为一款定价15万左右的中型SUV,它凭什么?
我试驾时最惊讶的是它的操控。后驱布局+前双叉臂悬挂,过弯时车身姿态稳得像贴地飞行。动力响应直接,动能回收有3档可调,适应不同驾驶习惯。智能方面,它搭载了高通8295芯片和Orin-X芯片,支持L2++级辅助驾驶,高速NOA表现稳定。
一位零跑车主说:“我本来想买Model Y,但试驾C10后觉得,它更懂中国路况——比如自动泊车能识别断头车位,导航辅助能提前变道下匝道。”——这说明,新势力的竞争,已从“堆配置”进入“拼细节”阶段。
豪华SUV:BBA还在,但光环在褪色
奥迪Q5L(7651辆)、奔驰GLC(7244辆)依然是豪华中型SUV的领头羊,但宝马X3(5366辆)、X5(4273辆)的销量,已显疲态。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再为“标”买单。
我试驾过新款Q5L,quattro四驱依旧稳,但车机系统还是“德系传统”——操作复杂,语音识别慢。而隔壁的问界M8、理想L6,已经能实现“可见即可说”,甚至能根据你的情绪推荐音乐。
豪华的定义正在被重构:从前是“品牌+皮质”,现在是“智能+体验”。BBA不转型,迟早被“新豪华”取代。
小型SUV:元UP赢在“精准”,XR-V输在“固执”
比亚迪元UP卖了10304辆,蝉联小型SUV销冠。它赢在哪?精准定位年轻人第一台车:价格低(10万内)、颜值高、电耗低(百公里12度电)、车机智能。一位00后车主说:“我花8万买车,还能有L2辅助驾驶,值了!”
反观本田XR-V,7月仅售270辆,排名第231。它输在固守燃油、设计老旧、智能化缺失。当年轻人想要“可油可电”“智能座舱”时,它还在卖“地球梦发动机”。
未来已来:SUV的“智能平权”时代
从这份榜单,我看到一个趋势:SUV市场正在经历“智能平权”。以前,智能是豪车专属;现在,15万的零跑C10、20万的问界M8,都能提供接近L3的体验。
但我也提醒各位车友:别被销量绑架,选车要回归本质。问问自己:
我更看重省油,还是智能?
我需要六座大空间,还是灵活操控?
我追求品牌,还是实用?
比如,你要是经常跑长途,RAV4的可靠性可能比Model Y的超充更重要;你要是城市通勤,元UP的低使用成本可能比Q5L的quattro更实在。
技术没有好坏,只有适不适合。
最后,抛个问题给大家:
如果让你在问界M8、宋PLUS、星越L中选一台家用SUV,你会怎么选?为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也会挑几个问题,一一回复。
对了,下次试驾,我想试试刚上市的小米YU7。4380辆的首月销量,说明它不简单。到时候再和大家分享感受。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