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做扫地机转型超跑,德国设厂,业内观点分歧

当我第一次看到追觅突然要做超跑的消息,说实话,脑袋里第一反应就一句话:你认真的吗?咱们不说笑,一个做扫地机器人的公司,现在要上来跟布加迪掰手腕,这逻辑能顺得下来吗?我家那台追觅扫地机器人还安稳地趴在沙发底下捡灰呢,人家老板已经飞到德国工厂,盯着超跑造型图纸琢磨未来世界了。你说,这世界怎么变化得这么快?以前都是“富人家的车”,现在做家电的也想着圆超跑梦了。

咱们得先问问:追觅真能把一个清洁电机做成跑车发动机?或者说,刷地板的那一套能和地面飞驰的那一套合一?这倒不是因为瞧不起扫地机,关键是这中间的门道,你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电机转速到扭矩输出,再到底盘调校,空气动力学,供应链体系,每个环节都是“美丽的险”。你说追觅有马达技术,是,家电马达玩得6,但你要上超跑斑马线,那得是另一本说明书。人家布加迪的发动机,全球能造得出的也没几个厂,咱们要有敬畏之心。

我倒是挺佩服追觅老板,画个C口、溜个尾灯、搞个极简方向盘、高科技大屏、全息投影,这想象力,甭说你了,连马斯克得看看是不是同行。可问题来了,这些概念图,在键盘上、PPT里,谁搞不出?关键还得看实物,能不能开上街。还有那高大上的钟表仪表盘,听着是意思,做起来要钱不要命,是真的追求情怀,还是噱头溢价?恐怕只有拆了内饰,才能看明白。

设想一下,一个中国家电企业斥巨资冲向德国柏林造厂房,硬是和特斯拉做邻居。为啥?是想学马斯克的传说?还是因为德国牛?别忘了,冤大头扎堆翻船的地儿往往比黄金还抢手。追觅的团队有没有人搞过真正的车?有没有核心人才?还是说全靠PPT和马达的那点家底赌明天?你得有“降维打击”的技术优势,就怕大撒币烧成烟。

追觅做扫地机转型超跑,德国设厂,业内观点分歧-有驾
追觅做扫地机转型超跑,德国设厂,业内观点分歧-有驾

各路人马分析追觅,观点都很分裂。有人觉得这就是新一轮“造车故事”,玩的是资本游戏,圈一圈估值,真要真刀真枪量产时,发现市场和技术,没一样靠谱。这事儿是不是又一版“贾跃亭重启计划”?当年乐视汽车也是画大饼,北美工厂、超级合伙人,最后工程师跑路,画图软件还在打补丁。还有那些年淘汰赛出的PPT汽车品牌,最后还不是躺在PPT里了事。

追觅做扫地机转型超跑,德国设厂,业内观点分歧-有驾

说句直白的,做家电赚的钱,容忍失败的空间很大,但造超跑这买卖,高风险高投入,资本消耗以亿计。做不好,厂房押进去,人都得推倒重来。汽车不是一块肥肉,想嗑就嗑得下。国内现在新能源市场,跟八十年代家电市场一样,大家冲着政策补贴、资本涌动,有点像赶集。你追觅一个后发品牌,咋和传统车企竞速,和新势力比拼、和造车老炮过招?不是说不可能,但得掏出来看底牌。你资金链断了,研发周期拉长,多亏一分钱,市场能不会顷刻间雪崩?

外行人习惯把一个企业的“看到的部分”无限放大,总觉得追觅做出了马达,电机世家就能转型超跑大拿,但真到汽车领域,核心的供应链和生态,都不是光靠会做小马达解决的。你要想在德国立足,得过几道关卡?当地人的工会、政府、技术认证、售后网络、供应商信任……哪个能省的?你能花得起这个长跑的钱吗?

很多人都愿意神话弯道超车,其实大家都怕变成弯道翻车。市场风浪不小,国际赛道竞争,什么保时捷、法拉利、宝马、奔驰,家家百年技术底蕴,品牌形象根深蒂固,就连特斯拉这样横空出世的新能源大哥,最开始也得从高端切入低端,迂回打市场,过了多少年才算稳住阵脚。追觅这招,要直接做超跑,哪怕技术达成了,销量咋办?这东西卖给谁?就算造出来两千台三千台,撑起品牌了吗?先不说能不能量产,卖不出去,几万吨零部件压在车间,账目上怎么看?

CES展会露脸固然好,但是纸上谈兵容易,真枪实弹难。你让中国消费者买一辆“追觅超跑”,人家首先得相信你的技术,信你的安全,信你那个机械钟表不是淘宝爆款贴片。还有个尴尬问题,这车在中国卖还是在欧美卖?中国玩家多半已经对超跑有自己的理解,欧美市场有壁垒也有鄙视链,凭啥要买你的“清洁家电超跑”?

有意思的是,国内现在的什么资本市场,特别迷恋故事,只要PPT做得够亮,有理念,有未来,钱能烧一阵。但等到PPT变成负债表、技术专利来检测,大家就清楚了:能不能回本是一方面,品牌得活下去才是硬道理。连蔚来、小鹏、理想这样主攻中高端的新能源企业,都是慌慌张张“高开低走”,试错换档,何况一个小家电起家、从零摸索汽车路的小公司?

追觅做扫地机转型超跑,德国设厂,业内观点分歧-有驾

追觅敢想敢坐飞机飞柏林,这种精神其实值得鼓励。中国社会就缺少点多元的创新冲劲。但话说回来,不怕你大胆想,怕就怕没有基本盘,车造着造着,发现人才不够用了,技术盲点太多,信心一天不如一天。到时工厂烂尾、供应商讨债、用户闹心,连老本行扫地机都跟着受影响,这风险,你琢磨清楚没有?钱砸下去容易,收回来难。

说到这里,不得不让人想一句话:造超跑,到底是人生的豪赌,还是全村的希望?成功了,你是“电机赛道唯一的王”,失败了,成了“新能源造假大佬榜”上的一员。最后,追觅和它的老板,得对自己的全盘风险有拎得清的认知,不然到头来,车没造出,债一屁股,家电老本也搭进去,那真是得不偿失。

追觅做扫地机转型超跑,德国设厂,业内观点分歧-有驾

其实,整个行业都得想清楚,是不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自我加速挑战极限?有没有可能“慢下来”,花五年十年把技术扎扎实实摸透再做新产品,而不是听到风口就窜上去?行业竞争沉淀,终究要看这个品牌能不能经得起市场的折腾,人们愿不愿意买单。如果最后,追觅能成,那真是给所有中国造车新势力打了一针强心剂;真的不行,也不丢人,至少人家勇敢试过。但愿追觅这车不是下一个“PPT造车”的反面教材,而是真能开出柏林,飙到法兰西,再回来卖到中国,让大家见识见识什么叫做“从扫地机器人到百万超跑”,这世界,还真的谁也说不准。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