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五年磨一剑,慢造车背后藏着怎样的野心

说实话,现今这车市,比那过山车还刺激。

前脚合资品牌们还蔫了吧唧的,这会儿突然像磕了药,燃油车玩命甩卖,电车也开始比谁的配置更扎实、价格更亲民,恨不得把丢掉的地盘都捡回来。

后脚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们也不是吃素的,新车发布会跟不要钱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北京现代五年磨一剑,慢造车背后藏着怎样的野心-有驾

上海车展那几天,简直就是大型“口嫌体正直”现场。

有意思的是,大伙儿都铆足劲儿往前冲的时候,北京现代却显得有点“佛系”。

别人忙着摇旗呐喊,它倒好,新车ELEXIO亮相了,却遮遮掩掩的,非要等到五一长假后才肯露真容。

这操作,让人一头雾水,难道是笃定酒香不怕巷子深?

还是真有什么“杀手锏”藏着掖着?

其实,这事儿背后,还真有点门道。

北京现代五年磨一剑,慢造车背后藏着怎样的野心-有驾

咱先聊聊这合资品牌的回暖。

之前几年,合资品牌的确有点水逆,一方面是本土品牌异军突起,产品力上来了不说,价格还更接地气。

另一方面,新能源这股风刮起来,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上慢了半拍,被本土品牌抢占了先发优势。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合资品牌毕竟还是有些老本的。

这次上海车展,它们的反击策略也很清晰:燃油车降价走量,电动车专攻“本土化”。

比如大众中国一口气祭出三款概念车,一汽丰田bZ5的预售起步价才13万,东风日产N7顶配版只要17.99万……这架势,简直要跟本土品牌短兵相接了。

北京现代五年磨一剑,慢造车背后藏着怎样的野心-有驾

那北京现代呢?

它也玩“一口价”,第五代胜达17.98万,全新途胜L、第十一代索纳塔11.98万起,库斯途更是直接干到了13.98万。

但它似乎并不打算彻底卷入价格战的泥潭,而是想在确保基本盘利润的前提下,步步为营。

这大概就是它念叨的“慢造车”吧。

这“慢造车”可不是说速度慢吞吞,而是指一种姿态,一种不短视,以用户的安危作为头等大事的造车理念。

瞧瞧,ELEXIO的研发周期长达五年,这在一些新势力追求一年甚至半年就推陈出新的背景下,简直像个“老古董”。

北京现代五年磨一剑,慢造车背后藏着怎样的野心-有驾

但话又说回来,北京现代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一方面,它身后可是站着现代汽车集团和北汽集团这两尊大神。

现代汽车是全球排名前三的车企,技术储备那叫一个深厚。

北汽集团则是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的先驱之一。

这两位大佬撑腰,让北京现代有了在中国深耕23年的本钱,坐拥1200万用户和450家服务网点。

另一方面,去年底,现代汽车和北汽联手注资80亿元,这笔钱将重点投入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渠道升级上。

北京现代五年磨一剑,慢造车背后藏着怎样的野心-有驾

李双双就放话了,北京现代不是什么网红品牌,不屑于靠博眼球、蹭流量那一套,而是要打造真正具有“新质力”的产品。

当然,光有钱还不行,还得知道怎么使。

北京现代也在积极推进技术协同,与宁德时代、大疆、博泰、毫末等国内顶尖的科技企业合作,将中国最前沿的智能科技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举个例子,它与宁德时代联手开发的CTP无模组电池包及NP无热扩散技术,不仅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也让用户不再提心吊胆地担心电池安全问题。

因此,ELEXIO的横空出世,绝非偶然。

它是北京现代“全球标准+中国定制”的结晶,既有现代汽车的技术沉淀,又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

北京现代五年磨一剑,慢造车背后藏着怎样的野心-有驾

就拿ELEXIO的设计来说,它的灵感就来源于象征幸运的水晶,并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数字“8”巧妙地融入到灯体造型中。

但是,这“慢造车”的策略,真的靠谱吗?

要知道,现在的汽车市场,瞬息万变,价格一天一个样,新款车型更是层出不穷。

北京现代这种“稳扎稳打”的路子,会不会因此而错失良机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妨换个角度来看。

当下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他们不再一味地追逐速度和花哨的噱头,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北京现代五年磨一剑,慢造车背后藏着怎样的野心-有驾

北京现代的“慢造车”理念,恰恰契合了这种消费趋势。

再者,合资品牌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它们所拥有的全球资源。

现在很多中国车企都在摩拳擦掌地开拓海外市场,但合资品牌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北京现代也已经定下了目标,力争在2025年实现全球出口乘用车10万辆的销售佳绩。

要知道,现代汽车已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销量前三甲,在欧洲、北美等成熟市场更是建立起了稳固的销售网络和用户群体。

通过将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推向全球市场,北京现代不仅能够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还能促进产品的优化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北京现代五年磨一剑,慢造车背后藏着怎样的野心-有驾

所以,北京现代的“慢造车”,或许并非一种退守,而是一种具有战略眼光的布局。

它希望通过精雕细琢的产品,以及全球化的视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只不过,这“慢”字,也需要拿捏好分寸。如果慢过了头,恐怕也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话说回来,ELEXIO仅仅只是一个开端,北京现代的电动化转型之路,还任重道远。

它能否在合资品牌的新能源反击战中杀出重围,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但至少,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合资品牌,一个不急于求成,而是试图用“匠心”来打动消费者的品牌。

至于未来会如何发展?

咱们就擦亮眼睛,静观其变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