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0日,新一代智己LS6上市,19.79万起的限时权益价一出来,不少人都喊“真香”。说实话,粗看价格和配置这车硬实力确实有,不管是纯电还是增程版本,都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但越琢磨越觉得,智己这波操作少了些破釜沉舟的劲儿,给人感觉有点自我纠结。
先说说大家最直观的感受--混乱!
增程4款、纯电5款,纯电和增程加在一起9个版本,光看配置表就让人头大。我还以为穿越回七八年前哈弗H6称霸SUV市场那段时光了呢。
本来选车是件开心的事,结果变成对着表格扒拉“这个有啥、那个缺啥”,纯属给自己找不痛快。
之前不少友商就因为车型版本太多而翻了车,智己愣是没吸取教训!真不知道是对自家产品没信心,还是想靠多版本“广撒网”,可这么做既增加消费者时间成本,又让用户犯了选择困难症,实在不划算。
先聊纯电版。入门版,说是19.79万的“低价噱头”Pro一点不冤。智己的灵蜥数字底盘+后轮转向一直是招牌,也是智己品牌独特的记忆点。之前L6、LS7、L7的入门车型就有,到LS6 Pro版这儿不仅砍了甚至连蟹行模式、爆胎稳定控制也没了。
辅助驾驶也缩水成纯视觉的,只有高速高架NOA,还没驾驶员状态监测,跟其他带激光雷达、能跑城市NOA的版本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同级别车型堆料都不差的情况下,LS6 Pro还有多少吸引力?
要我说,如果只为了“起售价20万以内”这个名头,不如直接把Pro版砍了,MAX版直接19.79万,卖省得让人觉得入门版只是为了拉低起售价。
往上走的Max版稍微像样点,有后轮转向、带激光雷达的辅助驾驶,前排座椅按摩、副驾腿托、256色主动氛围灯也安排上了。
但还是有槽点,没有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后排座椅只有加热,没有通风和按摩,虽然后排通风和按摩用到次数不多,但没有的话长途坐车后排舒适性多少会有影响。如果把Max版作为入门款真的很能打。
纯电里真正“纯血智己LS6”是22.99万的Max+,宁德时代电池,12分钟电量就能从10%快充到80%,后轮转向、空悬、冷暖冰箱,这才是LS6该有的样子。
可偏偏同价位又整个Pro Max,电机功率提升、续航拉到750公里挺亮眼。但空悬、电控阻尼、后排舒适配置全砍了,就靠动力和续航撑着售价!这你受得了么?
逼着用户在续航和舒适之间二选一的选择题,明明手里捏着一副好牌,可以四带二,偏要拆开打!
再看这次发布会的重头戏--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370公里起步,综合续航最高1502公里,日常通勤、长途自驾都够用,这点确实给力。
但配置问题还是没解决,入门的52 Pro照样没后轮转向,除了价格低没啥竞争力;52 Max和66 Max,核心配置跟纯电Max差不多,没有空悬和电控阻尼;后排也没通风/按摩。要知道买增程的用户大多看重长途舒适,少了这些配置,体验感直接打折扣。
增程里最值得买的还是24.99万的66 Max+,该有的配置都拉满。
人微言轻的咱,给高大上的智己弱弱提个小建议:增程版只提供52 Max+和66 Max+,每个版本都把配置给足,不要让用户在中间版本上纠结,也不要想着靠拉低售价去抢占低预算购车人群。
说真的,新一代智己LS6不是没实力,灵蜥数字底盘、大电池、高阶辅助驾驶,这些都是能在20万-25万的市场站稳脚跟的底气。可偏偏在版本规划上太“算计”,为了凑低价砍核心配置,为了显得性价比高搞出偏科的车型,把简单的选车变成了“做选择题”。
其实智己LS6上市发布会前已经有很好的参考样本,领克10 EM-P所处的20万级插电混动轿车市场是属于相对冷门的细分领域,但是领克硬是把10 EM-P打造成了冷门市场中的爆款车,无论是营销手段还是营销策略确实技高一筹。
能买这个价位车的消费者并不傻,没人愿意在选车时反复对比、纠结取舍。大家要的要么是低价有诚意,要么是中配够全面,要么是顶配无短板。如果智己能少点为定价减配的小心思,把每个版本的诚意做足,哪怕少几款车型,也比现在堆9个版本更管用。
总的来说,新一代智己LS6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也有实实在在的硬实力,但就是缺了点破釜沉舟的勇气,不敢把诚意贯彻到底。要是后续能调整下配置,把没必要的版本砍掉,让大家感受到更多的诚意,市场表现势必要比现在更加出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