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5C超冲到AI底盘的立体进化
此次小鹏P7+超长续航 Max 旗舰版主要核心竞争力在于:搭载的5C超充 AI 电池与自研AI底盘的深度协同。
1.这套5C超充AI电池采用超电子网正极技术与第二代石墨快离子环技术,配合小鹏 S4 液冷超充桩,可实现 10 分钟补能 420 公里的补能高效率。对比竞品500kW峰值功率的V4 超充桩,小鹏S4桩目前已经能实现800kW峰值功率,且兼容第三方超充桩。这种补能效率能直接将电动车的补能时间压缩至燃油车加油的1/3,这样能让用户们逐步获得更好的“咖啡时间补能”便利。
2.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是:AI底盘的创新,P7+的智能可变阻尼减震器能以 20ms 的毫秒级响应速度实时调节悬架刚度,配合太极液压衬套矩阵,在经过减速带时的垂直振动衰减率会比传统悬架提升 40%。而其独有的 “AI 智能预瞄” 功能,是通过摄像头与底盘传感器自主扫描前方 30 米路况,提前调整悬架参数以应对坑洼或凸起。这样就是小鹏尽可能保留轿跑操控特质的同时,解决了运动取向车型“颠簸感强”的痼疾。
二、精准卡位「性能平权」时代
作为定价20.88万元的中大型纯电轿跑,P7+ Max旗舰版是想通过三项关键配置做到差异化竞争:
a.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相较同级普遍采用的麦弗逊结构,在弯道支撑性与滤震细腻度上建立先天优势;
b.智能预瞄系统:打破传统「硬件堆砌」逻辑,通过AI算法将底盘性能动态适配路况;
c.能效管理:CLTC工况下电耗做到了12.3kWh/100km,在运动轿跑阵营中有了一定优势;
我觉得还要看到的关键点是其「油转电」用户占比达33%的市场表现,这能表面产品在保留传统燃油车驾驶质感(通过AI底盘模拟细腻路感)与发挥电动优势(瞬时扭矩、智能座舱)之间找到了相对的平衡点,也能对加速燃油车市场替代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
三、从技术单点突破到生态体系重构
P7+超长续航 Max 旗舰版上市是标志着纯电轿跑市场正式进入 “5C 超充 + AI 底盘” 的技术迭代周期。其搭载的图灵 AI 芯片(40 核处理器 + 双 NPU)为智能驾驶提供了 400TOPS 算力,支持端到端大模型的实时推理。这种算力储备是能与华为 MDC 810(400TOPS)、英伟达 Orin(254TOPS)处于同一梯队,也为未来城市 NOA 功能的落地打好了基础。
当然还有小鹏超充网络的布局:截至 2025 年 3 月,小鹏已建成了2800 座超充站,其中 S4/S5 超快充站占比接近 40%。这种基础设施的先发优势,或许能加快推动行业标准向 5C 超充倾斜。参考特斯拉 V4 超充桩的开放策略,若小鹏之后能将 S4 桩向第三方开放,那它将逐步在充电生态中占据一定程度的主导地位。
四、结语
我觉得小鹏P7+ Max旗舰版的出现是让新能源竞争从「参数竞赛」转向「体验深水区」。其技术路径也在展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硬件性能的发挥越来越依赖软件算法赋能&用户真实场景需求开始主导技术研发方向。
最后,这款车或许不是市场上最完美的产品,但它现在在为20万级纯电轿跑树立了新的价值坐标系,对于当下可选的20万级纯电轿跑,它是个不错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