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内皮卡市场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记得十年前开皮卡进城还得遮遮掩掩,现在不少城市都放宽了限制,连带着这种"工具车"也成了香饽饽。要说这波行情里最稳的选手,五十铃D-MAX绝对算得上常青树。最近他们推出的2025款车型,我特意去4S店试驾体验了一番,发现这次升级可不是简单的"打补丁",而是真刀真枪地让这台老伙计焕发了新生。
先说这外观变化,往那儿一停就能看出门道。前脸中网全黑化处理,配上熏黑大灯组,乍一看还以为是哪个超跑概念车。不过仔细琢磨又透着股子机灵劲儿——保险杠下方加装的防撞护板既实用又霸气,18寸轮毂配着35寸AT胎,感觉能直接碾过工地上的建筑垃圾。有位开建材运输的老哥在店里看了直咂嘴:"这架势,比我那辆老战车年轻了二十岁。"
坐进驾驶舱才明白什么叫"糙汉也有细腻心思"。方向盘加热这个配置在30万级皮卡里不算新鲜,但双区自动空调配着Infinity音响就有点意思了。最让我惊喜的是中控台上那块12寸触控屏,支持CarPlay不说,还能实时显示油温、胎压这些专业数据。销售顾问说高配版座椅能八向电动调节,我试了试腰部支撑确实到位,长途穿越应该能少点腰酸背痛。
动力系统这次升级才是真正的"王炸"。1.9T柴油发动机装上博世电控EGR系统,最大扭矩从原来的330牛米提到了360牛米。在试驾场地的交叉轴项目里,挂着三把差速锁爬45度陡坡时,仪表盘显示发动机转速稳稳控制在2000转区间,变速箱换挡几乎没顿挫。销售说这车拖拽能力达到3.5吨,旁边展车挂着辆宝马X5房车,看得我都想改行当旅游向导了。
要说越野性能,这代D-MAX把"硬核"玩出了新高度。涉水喉外置设计让涉水深度突破800mm,相当于能趟过齐腰深的小河沟。现场演示的蛇形绕桩环节,后桥差速锁介入时那种扎实的抓地感,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弹簧玩具——无论怎么折腾,车身姿态始终可控。有个玩越野俱乐部的哥们儿评价:"这底盘调校比某些城市SUV还讲究,过炮弹坑时悬挂回弹特有韧性。"
安全配置这次真是下了血本。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在30km/h以下能做到百分百触发,我们在模拟鬼探头测试中,系统反应比人刹车快了差不多0.3秒。盲点监测在倒车时特别实用,侧后方突然冒出电动车,车机立马发出警报。最让我意外的是疲劳监测系统,连续驾驶两小时后,中控屏会弹出休息建议,还能联动座椅按摩功能——这配置放在工具车上确实够良心。
现在买皮卡的主力人群变化挺有意思。以前多是搞工程的个体户,现在多了不少周末越野玩家。在4S店碰到个95后女生,她说要买D-MAX改装成露营车:"后排座椅放倒能当双人床,车顶帐篷配着220V电源,比住酒店有意思多了。"销售说现在选装空气悬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看来皮卡正在从生产工具向生活方式载体转变。
说到竞品对比,隔壁长城炮确实来势汹汹。但D-MAX在可靠性方面优势明显,销售展示的车主调研显示,三年保值率比同级国产车高出15%左右。不过要说智能配置,D-MAX的语音控制系统反应速度确实不如新势力车型,这点在科技控眼里可能是个减分项。但话说回来,谁会开着皮卡去山里掏手机信号呢?
价格方面,30781英镑的起售价在欧洲市场算是性价比标杆。国内指导价虽然没透露,但参考现款来看,顶配车型落地价应该在35万上下。有位做建材生意的老板算过账:"按每年跑10万公里算,柴油车省下的油钱够再养台家用车。"不过要注意,国六B排放实施后,柴油车进城可能还会受限,这点潜在买家得提前打听清楚。
试驾结束后跟销售闲聊,他说现在订车等货周期要三个月。细想也是,全球芯片短缺加上新能源车冲击,传统车企产能都吃紧。不过这也说明D-MAX的升级是动真格的,不然哪来这么多真金白银排队等。看着停车场里那排锃亮的新车,突然觉得这代D-MAX像极了瑞士军刀——既能当干活的苦力,也能扮帅出去撒欢,关键时候还能靠得住。
各位看官老爷,你们觉得现在买皮卡是图实用还是玩情怀?要是让你在柴油皮卡和新能源轻卡之间选,会怎么权衡?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真知灼见。要是觉得这篇试驾报告还行,帮忙转发给身边搞工程的朋友,说不定能帮他们找到称手的工具车呢!
全部评论 (0)